家校之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是问题的关键

一说起来,大家都觉得现在家校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差距。

什么差距呢?预期结果跟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的距离。

距离越小,问题就越小,越容易解决;反之,差距越大,问题就越大,反映出来的矛盾冲突就越尖锐。

比如说,老师和家长为了培养、教育孩子,大家同向发力,哪怕双方对于教育的理解有差距,落后的一方总能逐渐理解领先的一方,因为,后者是向着前者走过的路而去的。就算现在不理解,过一段时间,也会理解。

但是,最怕的是双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一方向南,一方偏是向北,那么,时间越久,双方的距离就越远,这就是南辕北辙的道理。

所以,家校之间最重要的是向着同一个方向协同发力。只要大方向都是一致的,则最终总能够消除矛盾和误会,不断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当落后者最终赶上了领先者,双方之间的问题就会消弭于无形,问题不复存在了。

客观地来说,比起大多数家长来说,大部分老师因为受过专业的训练,接触过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手段也更为丰富,因而他们的意见和做法更值得相信和听从。换句话说,当家长跟老师的想法有差距的时候,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时候,听老师的大概率比自己一意孤行更可能正确。

但这不是必然的。家长当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对于教育有着深刻思考的,或者有一部分人其实并没有太高的文化修养,却能从本心出发,更能把握教育的本质。面对这样的家长,当老师的也要谦虚聆听他们的建议,不要自以为是,不把家长放在眼里。

剑客老师在乡村中学任教过十多年,见过太多纯朴的家长,他们多数文化程度很低,如果单从教育的理念和术语上来说,他们脑子里压根儿也没有这些概念,他们嘴里也根本蹦不出什么高大上的词汇出来。但是,他们却默默地践行着身教胜于言传的朴素道理,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改变着孩子,唤醒孩子对于一切美好的自发追求。

这岂不是直接触及教育本质的好做法?用爱和行动来唤醒孩子心底里的美好,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剑客老师从乡村中学调到县城以后,也已经站了十几年讲台,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家长。

这些家长里面,有的学历层次比我高得多,硕士博士也常见;有的人生阅历比我也丰富得多,三教九流,在多个行业里面打过滚;有的则是我的同行,在教育领域工作多年。

他们当中,熟知教育理念的人不少,讲起育儿经来头头是道的亦众,但是,因为熟悉,他们当中反而有些人显得特别固执,对我们这些直接教育孩子的老师保持着天然的怀疑。在教学方法上他们会质疑,在日常管理上他们会干预,而且,很不好沟通,你说一,他能给你说出二三四五来。

当家长对老师的怀疑多于信任和配合之后,家校关系还能好得起来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也有许多问题是由一些不合格的老师造成的。

家长的宽容、不计较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肆无忌惮!

作业不改要家长改;课堂上不用心教却要求家长课后把孩子送到自己的补习班;不爱学习,总是用老一套来管教孩子,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思维落伍;听不进家长的良言,刚愎自用;爱耍权威,搞不清学校和家庭的边界,分不清老师和家长的职责。

当不够格的老师站上了讲台之后,家校关系还能好得起来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剑客老师觉得,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学校和家庭双方都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孩子好。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能从这个出发点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双方就能够很好地达成共识。

对于老师来说,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或许不那么容易,但至少可以当成可以塑造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当作工具,当作服务对象;对于家长来说,更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主体,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自我自觉自发成长而付出,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孩子身上强加太多的负担。

标签: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