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带你看看中国校服进化史,你穿过哪一件?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执笔:陈芳

主编: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校服作为学生的统一着装,不仅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展示,同时也是青春时代的标志。虽然很多早年的校服一直被学生所诟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它们早已经换了模样。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校服的起源,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提起校服,都显得十分嫌弃,然而事实上它最开始出现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家庭困难,很难穿上一件干净完整的衣服。

学校为了使这部分贫穷的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穿着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富裕的同学也不至于太炫耀,因此规定了统一着装,让孩子们都穿着同样的服饰上学,这种理念被大多数的学校所接纳,最后校服便成为了学生的标准服饰。

校服的出现有利有弊,它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并且避免了攀比之风,使学生之间更加平等。

但是校服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创新精神和学生个性的培养上会存在不利因素,校服的质量、尺寸等也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中国历代校服发展史,你穿过哪一件?

很多学生都认为校服丑,事实上校服曾经也美过,每个阶段的校服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看看你穿过下面哪一件校服?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第一阶段:

早些年,校服刚出现的时候,也就是辛亥革命之后到三十年代末,出现过一些制服式、旗袍式校服,这些校服不仅外形优美,同时承载着当时的新文化、新思想,是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和审美文化的寄托。只是后来由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原因,校服逐渐被随意化了。

制服式校服:女生主要着装为中式斜襟立领齐腰上衫 + 西式过膝百褶裙 +白色长筒袜+黑色西式牛津皮鞋。男生的主要着装为阴丹士林布长袍+西装 /中山装 /+鸭舌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旗袍式校服:男生在校服方面没有过多的变化,女性的校服变为以旗袍为主。

第二阶段:

事实上在80年代的时候,中断的校服文化就已经得到恢复了,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散乱,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校服文化才真正得以恢复并加强。

当然这个阶段的校服也是被我们诟病最多的阶段,因为运动式校服在这个时候成为主流。

这时的校服主要是以运动元素为主,红、蓝、白、绿各种颜色都有,相信各位8090年的朋友看到这些衣服,大多数人都想起来自己那个“丑丑的青春期”,真是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年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传统的红黄白配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酷炫的蓝白配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经典的黑白配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雅的白紫配色

看完这些配色,是不是有一种想约谈设计师的冲动。然而丑归丑,运动式校服却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并且除了不好看,还是很方便的。

第三阶段: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传统的运动式校服早已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一些制服式校服逐渐成为当前的主流。

这些校服不仅款式新颖,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并且质量上乘,最重要的是,它合身啊,因为每个孩子的服饰都是量身定做,不会像以前的校服常存在过于肥大的问题,看到这里真的好羡慕00、10后小朋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新想法:“汉服潮”盛行,能否用它当校服?

传统文化崛起,如今汉服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心头好,甚至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常服,因此有人提出建议:汉服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受到大家的喜爱,为什么不用汉服作为中国式校服呢?

然而事实上,汉服成为校服并不合适,主要是因为——

A、实用性不佳:汉服在外形上确实无可挑剔,可是在实用性上却稍显逊色。因为汉服通常比较宽大,孩子们上厕所或者进行体育活动时都会存在不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B、安全隐患:汉服裙摆通常会比较长,学校学生又比较多,遇到放学高峰期更容易出现踩踏事件。

C、不利于文化多元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汉服并不是其传统服饰,因此强行将汉服作为校服进行统一要求是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不尊重,也不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标签: 校服 汉服 着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