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孩子的兴趣班鄙视链:钢琴垫底,居于榜首的都是冷门

“现在孩子走入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多学点东西能行吗?”

这句话,是很多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家长们觉得,孩子学的东西越多,起点越高,以后就能比别人多更多的机会。于是,家长们结合自己在社会上碰过的壁,就想在教育上帮孩子规避。所以,疯狂给孩子报兴趣班、辅导班,给孩子买学区房、上私立学校,天天跟打鸡血似的给孩子做大把大把的教育投资。

尤其是一些普通家庭,家长觉得自己没钱、没权,不能给孩子的未来提供什么便利,只能在教育上多给孩子一些帮助。而给孩子报兴趣班,就是普通家庭的父母,给孩子做的投资首选。但是,兴趣班也有鄙视链:钢琴垫底,居于榜首的都是冷门。现在报兴趣班,早跟过去不同了,父母们可要擦亮眼睛。

兴趣班鄙视链分类出炉,你所认为的好的未必是好的

乐器类鄙视链中,当年人人追捧的钢琴如今垫底

前些年,包括现在很多家庭,一提起让孩子学一些才艺,首先想到的就是钢琴。因为谈钢琴让孩子显得贵气、有修养,而且还能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但是,正因为大家都这么想,现在会弹钢琴反而“泯然众人”,不算是什么突出的才艺了,只能在乐器类兴趣鄙视链中垫底。

据我一个开乐器培训班的朋友介绍,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学乐器,不会直奔钢琴了,而是问“什么乐器最冷门?”只有冷门,学的少,孩子以后掌握了才更有优势。朋友说,目前来看受欢迎的排序是管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最后才是钢琴。像古筝、尤克里里、吉他的遭遇,跟钢琴差不多。

运动类鄙视链,“贵族娱乐项目”马术居于榜首

说起运动类鄙视链,大家可能会想到篮球、足球、游泳这些,其实这些都不算是兴趣培养了,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全面发展,这些平时在学校就能接触到,不用专门报班学。这里讲的主要是一些少见的运动项目,比如“贵族娱乐项目”马术,就是运动类鄙视链的榜首。

当然,其次还有高尔夫、冰球、花样滑冰等等,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运动项目,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了,其实就是一种“身份象征”,也可以作为以后融入上层圈子的跳板。所以,家长更希望孩子学一些,哪怕是有简单的了解,以后也不至于闹笑话,让人瞧不起。

跟风给孩子报兴趣班,会产生以下恶果

之所以会出现兴趣班鄙视链,是因为现在的家长对给孩子报兴趣班太热衷了,以至于一些比较难学、罕见的才艺,都变成了普通知识。既然兴趣班风向标变了,如果家长还是盲目跟风报兴趣班,难免会自食恶果。

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现在一些普通家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做到“逆天改命”,都是疯狂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孩子平时上课就已经很累了,课下时间也被挤得满满的,孩子身上紧绷的弦就可能断掉,最终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学到最后做了“无用功”

因为大家都在兴趣班上下功夫,所以学的多了,也就不稀罕了。就像弹钢琴,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再过几年钢琴就不算什么稀罕的才艺了,对孩子增添课外光环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这样盲目跟风报兴趣班,学到最后很可能做了“无用功”。

家长过度焦虑

家长们关心孩子教育,热衷在兴趣班上做投资。但盲目跟风报班,结果发现兴趣班领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会让家长更加焦虑,这对家庭氛围,孩子教育都是不利的。

想要靠兴趣班给孩子“加分”,家长应该这样做

回归“兴趣”本身

什么是“兴趣班”?只有孩子感兴趣了,才可以算是兴趣班。如果家长偏离初衷,只为了让孩子更优秀、以后走入社会有更多机会,那么就会导致孩子厌学、给孩子极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不如回归“兴趣”本身,看看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只有孩子真正感兴趣,才能学得更好。

给孩子报班要松弛有度

报班不能盲目,要在精不在多。给孩子报太多,孩子学不过来,还感觉每天很累,其实是学不出效果的,倒不如仔细筛选,给孩子报一两门就可以了。

结合家庭经济状况,有多大能力给孩子多大投资

虽然,为人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每一个家庭的状况是不同的。作为普通家庭,虽然希望孩子以后更有出息,最好能融入上层圈子,但也要从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出发,量力而行。否则,家长压力大,孩子也会有负担。

【话题讨论:家长们,你给孩子报了什么兴趣班呢?】

标签: 孩子 兴趣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