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大爷讲述心酸经历:供出俩清华研究生,晚年还是住进了养老院

执笔:陈芳

主编: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都说“养儿防老”,然而如今这无疑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就连很多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依旧“老无可养”——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拥有让人羡慕的优秀孩子,晚年却也难逃凄凉

邻居马大爷和他的老伴儿就遭遇着这样的问题,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七旬,退休多年。

他家一直是外人眼中的“模范之家”,因为培养出了两个学霸儿子,都是清华研究生,而且兄弟俩都拥有体面的工作和美满的婚姻。

如此顺风顺水的人生,自然让周围人羡慕不已。

然而对于两位老人而言,却并不是那么幸福,因为孩子们事业都在大城市,最后也都选择在大城市安家,马大爷和老伴儿一年与孩子们相聚一趟都不容易。

刚退休的时候老两口觉得生活很惬意,偶尔出去旅游玩耍也很自在。可是如今年纪渐渐大了,身边没有照顾生病了也没有人帮助。前段时间两位老人高血压犯了,多亏邻居及时发现并送到医院,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也是因为有了这次经历,老两口忽然意识到身边有人的重要性。两人有意无意地表示想搬到儿子那实现一家团聚,但是却明里暗里被拒绝,也只好就此作罢。

想着请保姆照顾,可是却像请来了一位大爷,压根不能被照顾好,反而还给自己招一堆气,无奈最后只能搬进养老院。养老院的照顾很周到也很仔细,但是老两口还是无限渴望孩子的陪伴......

儿女有能力,并不意味着父母能够被照顾

一些人在拒绝履行自己赡养父母的职责的时候常常会说自己没有能力照顾,然而通过马大爷夫妻的遭遇,我们可以明白,愿不愿意赡养父母,与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使有能力,可是不愿意尽孝的大有人在。

从小我们接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成长中有多少困难都能被摆平,所以我们得以无忧无虑地长大,可是在父母老去的时候,有多少人能给予父母最简单的温暖,可能等待父母最多的就是养老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父母和子女双方对“爱”的理解存在偏差:

▲父母对子女的爱通常都是无私的,无论儿女的生活多么顺遂,都希望孩子能够更好。

只要自己的出现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伤害或者困扰,那么便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因此选择自己进入养老院,和儿女划开距离,让孩子们可以独立的生活而不被自己所累。

▲子女对父母的爱太浅薄,已经索取成自然。

要说儿女爱不爱自己的父母,那必然是爱的,但是儿女长大之后会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自然生活的重心会有所转移,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感情过多地放在父母的身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时,从小接受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子女在面对父母时已经索取成自然,很难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应该对父母做出回报。所以,即便是很有能力的子女,在这一方面也很难尽善尽美。

及时尽孝,回报父母一个温暖的晚年

照顾父母是每个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在我们小的时候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等到父母老了,我们同样应该还给他们温暖明媚的生活。

1、保证父母的物质生活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退休金或者是养老保险之类的,晚年生活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女就可以不用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父母拥有足够的金钱来满足自己的日常所需,那么作为子女也应该偶尔给父母买一些适合的食物,带父母检查身体等;

如果父母晚年生活没有足够的保障,那么子女就应该做好父母的保障,即使给父母生活费或者一些其他的费用,让其基本物质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保证父母的精神生活

父母晚年最大的不幸福就是来源于精神世界的匮乏,子女不能常伴身旁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年纪大了之后,很容易感到孤独,作为子女应该尽量多花时间陪伴父母。陪父母散步或者出去玩都可以,对他们而言,这种陪伴能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感直线上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

上了年纪的人,身体自然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子女应该随时掌握父母的身体状况,做好各项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