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继东大51名新生未报到后,深大又有119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

1、导语:‍

前段时间,看到有消息称2020年河南高考100分至300分人数有15.8万人,广东高考160分至300分有10.3万人,江西高考0分至300分有6.7万人,着实令人震惊,这也说明各省高考竞争激烈。

像今年河南高考人数88万(实际统招人数),本科录取人数在35万左右,将有50万考生上不了本科大学,可以说各大学对河南考生招生资源非常重要,可你能想象到有些学霸考上大学后放弃入学资格,浪费招生资源,并且专业有冷有热,令人糟心。

2、深圳大学119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

10月份,985高校东北大学校网公布了今年未入学报到新生人数,共录取5000多名本科生,有51名新生未到校报到,取消入学资格,其中广西考生10人、四川考生7人、辽宁考生5人、河南考生4人等,专业并不只是冷门专业,有冷有热,比如有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类等专业,51名考生未报到,就是浪费51个招生资源啊,令人感到可惜。(可到东北大学校网查询)

然而继东北大学公布51名新生未报到后,深圳大学也公布了今年未报到新生人数,高达119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给人一种意外之感。

要知道,虽说深圳大学是一所“年轻”大学,才成立不到40年,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优越的院校位置,深受考生喜欢,每年报考人数较多,录取分数也是超众多211大学,比如今年深圳大学在河南理科招生最低分634分、在河北理科招生最低分638分、在安徽理科招生最低分624分、在湖南理科招生最低分623分、在湖北理科招生最低分621分等等,可以说能考上深圳大学的考生都是“学霸”。

而且深圳大学招生人数较多,今年在全国各地招生人数近7000人,让很多学霸有机会到深圳求学,可是在这近7000人中,有119名新生未到校报到,放弃入学资格,并且专业有热门的法学、经管类、土木与交通、电子与信息工程类等,让众多家长感到可惜啊,也让人感到这些考生是浪费招生资源。(可到深圳大学校网查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分析:‍‍

今年高考中能考上985大学东北大学和潜力大的深圳大学,分数至少在620分,也可以说这些考生是货真价实的学霸,并且这些未报到新生有的专业比较热门,比如经济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可为什么他们放弃入学资格呢?花小妹想了想,可能是以下两种原因吧。

第一:专业被调剂

有人说这些考生被录取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才导致放弃入学资格,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可不是决定性,因为这些未报到的考生中不乏有热门专业,所以应该不是冷门专业才导致考生未报到。

那为什么考生未报到呢?很有可能是报考喜欢的专业被调剂了,被调剂到不认识或没兴趣的专业,才导致考生不想去大学报到,放弃入学资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被录取大学不是心仪大学‍

高考能考620分以上的学生,目标大学肯定是非常有名气、实力强的高校,可大学招生分数每年都不同,而且高考志愿填报本科一批要填写6个志愿,于是就有考生把目标大学填写成第一志愿,其它大学可能是“保一保”或听从家长意见而填报。

结果报考目标大学招生分数过高,自己滑档了,就被其他大学录取了,这样也会导致考生心有不甘,更何况考生又是学霸,于是就选择复读,第二年冲刺更好的大学,我想这类考生不占少数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除了以上两点理由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东北大学离南方比较偏远、气候让人不适应也会导致考生不愿意去大学报到,也可能有些考生报了深圳大学后发现它不是“双一流”大学,也不是211/985大学,就不想去上了,也会放弃等等吧。

但是这些未报到考生确实占用了招生资源啊,这是对招生资源极大的浪费,特别像河南、广东、河北、安徽、山东等高考人数较多的省份,每个招生资源都来之不易,多个招生资源就有可能改变一个考生的命运,可招生资源就这样被这些“学霸”考生浪费了,令人可惜,也引起网友们热议,更有网友直言:“应该限制他们上大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写在最后:‍

十多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可榜上有名却不愿去大学报到,浪费招生资源,着实遭人恨啊,可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也无奈。

不过一些地方开始对考上大学而未报到的考生实行了“诚信”制度,一方面把他们的行为记入诚信名单,另外一方面限制他们第二年报考志愿数量,从本科一批6个志愿缩减到2个志愿,增加报考风险,希望这些措施能够落实执行,更希望考生们珍惜招生资源,考上大学就去上吧。

今日话题:对于考上大学而未报到的考生,应该受到惩罚吗?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