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军谈体育美育新政:千载难逢

Part 1

中国基础教育亟待改革

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机会来了

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文件,如果稍微往前追溯一点,这些文件的最源头都起自于2014年,那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考改革最重量级的文件。

到今天为止,全国大概已经有十多个省市进入了新的高考改革,以及十多个省市还在准备当中。

从那之后,也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最近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教育评价的文件,一个是体育,一个是美育。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

国家现在非常重视教育的评价,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现在学生所做的是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事,我们不仅希望对他们的成长有益,也希望能对他们的终生发展有帮助、对升学有帮助,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过去,中国家长和老师的实用主义是制约素质教育在中学推行的因素之一,「没用我就不搞」,并且要求当下就要有用。另一个因素则是评价导向,如果评价跟不上,就没有希望落到地上,只有那种特别有情怀的家长,大概才会这么去搞素质教育。一个校长,一个家长,这两方的教育理念要是都不行的话,孩子就毁了。

现在推出的综合评价不光要看学生的分数,还要看他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特长,它会给一个人彩色的、立体的画像,而不是单一维度的画像。而这些才能,在今天的高考中实际上是没有空间让学生表达和展示的,也就是说,未来的综合评价定了,它就有可能发挥作用。

这次的综合评价改革中提到了两个举措让我印象很深刻,一个是加强增值评价,一个是加强过程评价。

教育的增值评价就是「和自己比」。让学生选择考试项目而不是「规定死」应试未来走向,例如,有从小游泳好、但力量弱的学生做引体向上可能连自己都拉不住,如果为了中考初中三年全在练引体向上,最后「一辈子都不想再玩这个」。

教育的过程评价是「看看孩子到底干了些什么」。结果评价在未来仍会是选拔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决定因素。

所以有些文件看起来没定实际举措,但实际上它具有总纲性。关于教育的综合评价,就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以体育相关的文件为例,今年6月,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都为将来「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件基本都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印发,也就是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我们作为教育从业者应该有高度的敏感性,从中读出一些背景和意思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从我读大学到现在,咱们国家的高中育人模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还是通过高考来完成。但如果一件事40多年了,我们还是没有培养出国家理想中的那种人才,那就说明得检讨一下培养体系是不是有问题。

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些文件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一个中国基础教育已经不得不改的时代背景下,因为一旦体育美育纳入评价体系,所有的学生就会重视,学校就会重视,家长就会重视。

我认为,不论对校内还是校外机构,现在都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千载难缝的好机会。

Part 2

校内外合作的关键是明确彼此定位

要「互相补台」

我一直认为,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的力量和民间资本的力量。

从学校的角度看,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校外教育更丰富、专业,能够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从家长需求的角度看,校外教育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比如培优、补差等等。那么,校外机构应该怎样与校内进行良好的合作?

我们可以先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校内外教育的关系:

第一,锦上添花。学校自己可以做,但是机构可以帮助学校做的更好。

第二,雪中送炭。学校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机构可以帮助学校做到。例如,学生对人工智能感兴趣,但学校可能并不具备成立人工智能兴趣班的师资,校外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

第三,学校不可能做,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机构也可以来做。比如,有一部分学生有学习芭蕾舞的需求,但考虑到学生规模、聘用成本等因素,学校不太可能专门聘请芭蕾舞老师。

也就是说,校内外合作的关键是明确彼此定位,要「互相补台」,而非互相拆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具体到校内外的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校外机构向校内提供资源。学校的资源有限,校外机构可以为校内提供课程、师资、设施等资源,帮助学校把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做得更好、更完善。

第二种,校内将教育板块独立外包给校外机构。比如,清华附中有民乐团,几十种乐器,需要每一位乐器老师都能拥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但这些乐器老师每周排课只有一次,这就需要购买和聚合校外机构的资源,学校可以把整个板块都交给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来做,帮助学校把想要做但没条件做的事情做好。

第三种,校内向校外机构购买校外教育相关服务。比如,学生的研学旅行,学校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培养研学旅行的老师,负责订机票、订旅馆和订餐等等,这肯定需要求助一些校外的研学机构。无论是研学、参观、出国交流,学校需要依托一些品位高、服务到位的专业的机构,帮助学校把自己不可能做,但学生发展又非常需要的教育做好。

实际上,校外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孩子的全部教育,学校只是其中一环。所以我很尊重校外教育,未来社会机构大有可为。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从业者,我们还是要考虑社会大趋势,要引导一个健康的方向,要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否则的话整个教育行业都会受影响,所以社会力量做教育还是要有教育情怀,一定要管住底线,不碰红线,才能有好的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周 爽

蓝象资本合伙人,斯坦福商学院硕士、清华大学经管学士。《创新者的课堂》的中文版译者。

蓝象资本|资本共建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