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师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问题,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教育和科技,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前者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后者关系着国家的强盛,而二者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国家的科技做贡献,科技发达了,也能为教育提供好的条件,可以说科技和教育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就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就国内目前的教育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如此下去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有人觉得丘成桐在危言耸听,也有人觉得话里面有一定的道理,网友们各执一词,讨论得很激烈。

但事实上丘成桐大师说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目前国内的教育情况发表的。

数学历史缺失很严重

在对所有的教育科目中,丘成桐最大的遗憾就是数学,他曾说我们国内的数学在古代可谓是世界第一,像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但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明确的公式,导致这些成果都是孤立的,不成系统,没有办法去继续深研,而且由于历史记载中缺乏论证,这也导致了这种算法失传,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对于这番话,其实阿柒也深有体会,我国古代各个领域的成就都很斐然,但很多在当时领先世界的发现和发明,都只记载了个大概,并没有清楚记录下来,这导致我们如今对古代的研究无比困难。

特别是在数学领域,因为古人常有技不外传的习惯,他们也不愿意把具体的思维写在书上,只会记载成果之类的,数学历史的严重缺失,这在今天看来,其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会解题,但不会提问题

丘成桐说:尽管近40年来中国的数学发展迅速,但这远远不能让人满意,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还是以解题,很少自己提出问题。

陈景润曾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还有陆家羲解决了组合数学中的“寇克曼系列问题”以及“斯坦纳系列问题”,其实这些都很好,证明了中国人的数学天赋是十分强大的,而且先辈们的艰苦钻研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一味只会解题并不是什么良策,解题的进一步发展是提出新的问题,而这往往比解题要来得更难。

关于“解题”和“提问题”,应该追寻到我们的教育中,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中,很多时候都存在着老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情况,一开始这是好事,但等学生懂得之后,也应该尝试让他们出题,因为只靠老师出题,慢慢的学生就会养成思维固化的弊端,这也是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一点,丘成桐说得还是比较在理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很多学校变了味

在演讲中,丘成桐感慨最深的一点就是国内很多大学都变了味,研究往往不是出于真心,而是为了奖金补贴,有时候我们很多领域的研究都比外国要来的慢,这是很大的原因。

关于这个现象,其实早在前几年就有人提出来了,很多大学的老师为了经费,经常开设虚有的研究,让学生帮忙白打工,而老师则赚取经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会失对研究的兴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且大学学得太杂,事实上很多学校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因为学生学得过于繁杂,并没有真正把这些领域特色发扬光大,而科技的发展是需要数学的支撑,因为很多技术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

丘成桐说:“在这样的教育风气下,长此以往,中国的科技不但不能进步,甚至倒退20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结:

尽管丘成桐大师的话有些难听,但事实上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这个社会,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敢于揭露实情的人。

中国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不少,但数学领域却迟迟发展不起来,导致在某些科技领域我们时常落户于外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逐渐的,我们也意识到这个情况,开始了补救行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基础重视数学,阿里巴巴开展了全球数学大赛,华为更是靠数学建立起了自己核心竞争力。腾讯、百度都越来越重视数学才人的招聘,这些足以证明人们对于数学的重视。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忽略一些东西,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肯努力,我们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对于丘成桐大师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我是阿柒,关注我,每天一篇教育好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