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响起了口琴声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充分发展,那么他就有可能具有最大限度的独立性。身为一名援藏教师,我思考如何让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度过怎样的音乐童年。”谈起援藏过程中的教学心得,王丽奎百感交集。

王丽奎是林芝市第二小学的援藏教师。去年8月,怀揣着一份责任,汕头市金禧中学音乐教师王丽奎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加入了广东第九批“组团式”教育人才队伍,走进雪域高原,在西藏林芝市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活。

经过多方的思考和实践,她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以“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为理念,开启了“一校一品”艺术特色的半音阶口琴进校园特色教育,带领林芝市第二小学走上“体验成功音乐教育”征程。

日前,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2020年广东“最美教师”的通报》。其中,王丽奎名列其中,这也是汕头市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老师。对此,王丽奎认为,获得殊荣是对自己的鞭策和鼓励,接下来将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负众望,为林芝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光和热。

●南方日报记者 蔡沚彦

改变教学方式 拉近师生距离

2019年8月,作为广东第九批“组团式”援藏教师之一,王丽奎来到林芝市第二小学开展教学工作。

“在支教前,我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即使再苦也要扛下去。”坚守援藏的初心和使命,让王丽奎快速调整心态和状态,逐渐适应高原反应,顺利过渡,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

据她回忆,初到林芝时,对学校感到诸多好奇,对学生们的第一印象则是朴实、认生。

“给学生怎样的艺术童年,音乐教师的教育思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林芝市第一批特聘音乐教研员和林芝市第二小学的艺体组长,王丽奎告诉记者,面对新的环境,她必须要从转育观念入手。

很快,王丽奎发现,藏族孩子们嗓子亮,唱歌很是好听,而小孩好动的天性也让他们更愿意接受互动式的教育。这给她打开教学突破口带来启示。

因此,王丽奎采取讲故事的教学方式,把音乐歌曲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带着孩子们一起大声歌唱、肆意舞蹈,一下子就把教室气氛瞬间点燃。在载歌载舞的课堂内,王丽奎与孩子们的距离拉近了。

王丽奎感叹道,一堂简单的音乐课对她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音乐课不只是唱完歌就结束,而是通过简短的课程让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对艺术有新的理解。”

就在这时,有着3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王丽奎意识到,音乐不应该止步于课本,不单要着眼于经典,更应注意当下,注重时代之音。

“现代流行音乐容易被人们传唱,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很具青春活力,自然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所喜爱。”王丽奎说,把优秀的流行音乐带进课堂,能使音乐课更加生动活跃,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乐的桥梁。

随后,王丽奎还在支教过程中指导其他音乐老师将流行元素融入课堂,把如《天路》等大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带进教室,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以口琴教学为抓手让学生成为演奏者

有一天,王丽奎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传统音乐教育多以媒体播放音乐为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音乐状态中,学习积极性及注意力都不集中,仅留在“听”的层面上,如果让孩子们也成为音乐的演奏者呢?于是,半音阶口琴成为了王丽奎援藏教学的重要抓手。

作为一种普及型乐器,半音阶口琴易学易携带,很快被学生们所接受。根据实际,王丽奎顺利推动了半音阶口琴进入林芝市第二小学的音乐课堂,创造学校普及器乐艺术教育的特色文化。

作为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口琴专业委员会理事,王丽奎还发起活动,为林芝教育局和林芝市第二小学捐赠口琴1万多支。而王丽奎在汕头任教的金禧中学在得知情况后,无偿地将学校编写的半音阶口琴校本教材送到当地,支持当地的音乐教育。

在开展半音阶口琴教育教学以来,林芝市第二小学的音乐课增加了舞蹈律动和半音阶口琴的音乐组合课,更多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切身感受音乐。

此外,王丽奎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跟学生水平相当、且学生易懂易接受的歌曲,手把手指导器乐演奏技巧。学生熟练掌握后,王丽奎便鼓励他们上台展示表演,充分培养了学生们参与实践的能力,也通过学生的演奏表现,帮助学生塑造自信心。

如今,林芝市第二小学歌声、琴声齐鸣,艺术品位得到很大的提升。2020年8月,林芝市第二小学被授予“全国口琴教育示范基地”。

10月30曰,王丽奎及其他老师一起带领林芝市第二小学少儿金鹰口琴乐团前往林芝市规划展览馆,参加林芝市首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精彩的口琴艺术展示得到了众人的夸奖。

在林芝市援藏队组织的“呵护幼鹰”活动中,王丽奎到林芝市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开展半音阶口琴活动,精彩的口琴课让孩子们兴奋无比。她还自费为口琴班的孩子们买了半音阶口琴,捐赠价值超过7000元,共同演奏出“幼鹰之声”。

引进“师徒制” 让教学返璞归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藏教师身上的另一个重任,是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实现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模式,让本地教师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因此,在援藏支教中,王丽奎还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为青年教师举行校际公开课,给予青年教师专业的指导,使学校的教研氛围浓郁。

针对学情,王丽奎和林芝的老师们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办法,并引导老师尝试多元评价策略,做到自评、组评、师评,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科成绩与特长成绩相结合,力求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素质,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我们引进了‘师徒制’这种返璞归真的方法,让音乐的教育回到近似于传统而早期的真实面貌,在‘师徒制’中,师徒双方与所学内容及其本身的性质价值,目的是直接联系的,而不是人为的杜撰。”王丽奎进一步解释道,师傅和徒弟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学习的东西有些什么用处,这是人类教育中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

王丽奎把教学常规管理作为教学工作的起点,使学校艺体组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她提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到“五个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训练、认真辅导、认真反思总结。

在此过程中,备课要求体现“引导、博学、反思”,上课要求体现“有效率、有效益、有情感”,训练要求体现“精选、精练、精评”。这些具体、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要求,从量和质方面对教学各个环节加以规范,让音乐教师工作有章可循。

在9月林芝市基层音乐教师培训中,王丽奎不仅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半音阶口琴的教与学》教材赠送给当地音乐老师们,还亲自培训老师口琴的吹奏方法。

如今,林芝市第二小学打造的艺术课程已形成了口琴艺术教育特色,把口琴教育列入学校的特色教育,形成特色项目序列,成为艺术办学特色。

此外,王丽奎还协助林芝市教育局成功举办林芝市中小学“音为爱”音乐教师培训班。她的努力让当地艺术教师团队的教学实力不断精进,西藏林芝市第二小学几名教师在“音为爱”活动中,成绩优异,均被评为“优秀学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