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vs公办,孩子上小学后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上周和大家聊了年糕上小学后的生活,没想到评论区里都在点名的问题,是让我说说公办和民办小学怎么选?

有一说一,今年我也给年糕报名摇号了民办小学,但后来没中,我们现在读的是户籍对口的公办学校。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怎么选”的问题。需要考虑当地的政策、教学环境,换句话说,民办还是公办,就像顺产还是剖腹产一样,又不是自己想好了就行的!另外,每个城市的民办和公办学校情况不一样,像师资、教学能力等,各地区别还挺大的,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去身边的妈妈圈子里调研了一番,希望给大家一些真实的体感——

公办学校学什么?拼什么?

@明清坐标:北京

“公办学校像丛林,你得靠自己拼出来”

在北京,能够到一所比较好的公办学校读书,还是挺好的选择。

虽然为了买学区房,我们全家勒紧裤腰带,但我还是觉得值。

好的公办学校,最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师资稳定,都是一流大学毕业、经验丰富的老师。

同班同学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的,学习和竞争氛围无处不在。想要报什么培训班,都是孩子自己回家来要求的,她有压力,想要更好,我们家长当然全力支持。

公办的师生比确实是低,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老师难免照顾不到。中午吃饭,一群孩子涌进食堂,场面壮观。朋友家的孩子从国际学校转过来,看见这个场面吓傻了,要不是我女儿帮她都吃不上饭。

这就是现实,没啥不好。你得让孩子适应,不能想着把她放在温室里。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教育理念,当初我是问过自己三个问题,可以供大家借鉴参考:

1. 对孩子长远的培养目标是什么?2. 家庭有多少资源能支撑这件事?3.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这个选择不好的方面,你能接受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林查坐标:杭州

“课外的‘隐藏赛道’那么重要?关键看你怎么选”

开学两个月,开始感受到公办的轻松了。

早上8:00到校,下午3:50放学。除了基本的课业,老师重视的还有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等,不会强化学习这件事。

但家长的焦虑依然存在。很多人默认公立学校有“隐藏的赛道”,就是在课外。

像我们班的家长群,有妈妈觉得孩子花一小时就写完作业太快了,“作业太少了吧?”

也有人晚上九十点还在群里发辅导孩子作业的视频,说要去参加英语考试,也是校外的。

这种心态说到底,就是个人选择问题了。

我是比较佛系的,觉得孩子还该有自己的生活。

他每天到家写完作业后,可以有时间踢足球、玩乐高;周末我们除了礼拜六早上固定写作业,剩下的时间泡书店、去江边骑车、爬山,就是纯粹的休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现在课堂表现也还行——当然,我个人认为一年级也还谈不上学习成绩。

想好了读公立,以后就安安稳稳走完这一套学业轨道的准备,心里也就不慌了。

民办学校学什么?

有人觉得压力山大,有人觉得是动力源

@媛媛坐标:绍兴

“民办小学,就是给孩子上了一个高速发条

孩子现在上的是一所一学期收费 7 万块的民办学校,家长的压力不小,孩子更累。

我们家是走读生,每天早上 7 点就要洗漱完毕等校车,晚上到家已经是 7 点半后了。

读这个学校,家长不存在鸡不鸡娃的问题了,老师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二年级开始,学校取消了午睡,打开监控,会发现中午时间孩子们也在刷题。有时候,还能看到他们连广播操都是在教室里做的。

我儿子现在做 4 套数学卷子,最快一个小时就能搞定——这是他们平时刷题刷出来的结果。

但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确实特别细致,孩子们有一个点没学会,就一定要搞清楚了才结束,作业也在学校全部完成了,没家长什么事儿。

但娃的压力确实大,放假的时候,各科老师抢着布置作业,有时候我都担心娃会憋坏了。

我儿子每天和一个同小区的同学结伴坐校车,他们俩下了校车后的第一件事,是把书包扔给我们,然后手牵手在大草坪上边奔跑边大喊。

这可能是他们一天里唯一的轻松时刻了。

@莹莹坐标:上海

“民办学校对孩子的性格教育帮助很大”

我是做设计的,干这一行深知创意的珍贵,自觉自己被应试教育思维方式束缚太多,一开始,就想让孩子走一条不同的路。

四年前,我把大宝送进了上海前三的民办小学,学校课程偏国际化。

我觉得我选对了。

学校的课程注重独立思维培养,一个课题,需要大家分组去讨论、找资料、研究,请求大人的帮助……特别锻炼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时候内向寡言的男孩,现在越来越自信,解决问题、交往合作能力都很强,而这正是我和老公最看重的。

话说回来,这个选择也是需要成本的。

先不说学费昂贵,更实际的一点是,偏国际教育的孩子,应试能力可能没那么强,如果在国内走高考序列,会吃亏。

但,我做这个选择,已经决定接受好的和坏的结果。

大家也许有误解,以为我们这样的学校,家长就轻松了。其实,课程对知识深度、广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我们课后经常要花 2 个小时做作业。

不管什么教育方式,想取得好的结果,都不能偷懒。

糕妈说:

今天这个话题,是学龄前父母的“真痛点”了。但几个妈妈问下来,你会发现这件事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而对我来说,公办还是民办真的没那么重要。因为学校固然重要,却也不是决定性的选择。

支撑我这么想的核心动力是:

第一,最好的教育永远在家里,我们能影响孩子的事情,比学校本身重得多;

第二,孩子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好身体,才是他未来真正的“学习力”。只要孩子对学习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新知识,就不用太担心成绩——像年糕现在学拼音的最大动力,是用我的手机给爸爸发消息,这是他珍贵的“自驱力”。

第三, 在我心里,我的孩子是很好的,他有很多闪光点值得被看见。人生路这么长,他不需要赢得每一场战役。而父母的认可,会是他一生的铠甲。

最后我还想说,别把教育当成一种赌博,一次选择决定不了那么多事情。父母只要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其他的,就交给娃自己体验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