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设计:湖南长沙康礼·克雷格公学/案例

设计: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象外营造工作室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建筑 面积8.4万㎡。校园的系统化梳理从入口的礼仪性广场展开,入校流线在经纬纵横的银杏林的限定中变得清晰起来。

△ 校园入口的礼仪性广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原本底层架空的行政服务中心被置入了多种功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展厅完成了对学校形象的直观展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咖啡厅提供了交流的便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家长服务中心是家校协同的窗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三层高的券廊贯穿校园始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三层高的券廊贯穿校园始终

校园东侧呈行列式布局的普通教室,由底层完全架空转变为局部植入不规则的玻璃体块的形式,并由场地的呼应而延展至室外的真实世界。北侧小学部自由舒缓的场地布局与南侧中学部理性的几何分隔彰显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特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中学部教学区与严谨规整的庭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玻璃体内的茶吧、图书馆与其上部连廊中凸出的盒子共同营造了归属于不同范畴的公共空间,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尽情的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社交、协作、游戏……当这些日常的活动被安放在色彩绚烂且主题鲜明的载体之中时,孩子们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的趋于多元且生机勃勃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低年级的“热带雨林”餐厅也放置在插入底层的玻璃盒子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小学部底层置入的绘本馆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体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每个学部的廊道均有着不同的色彩主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适应不同年级教学方式的普通教室

建筑师将校园西侧三个点状体量的内容从按学科分置的各类“用房”,整合成为跨学科的“校园之心”、“科技中心”与“艺术中心”相呼应。正中的“校园之心”剧场,以紫水晶为形式母体,通过对原本完整的室内界面的切削和舞台、座椅的独特布局方式,从尺度、观感、物理环境等维度优化了使用体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校园之心”、“科技中心”与“艺术中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校园之心——紫水晶剧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夜幕笼罩下的艺术中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艺术中心变成环境的一部分,成为校园最美的图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透过券廊望向艺术中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被铝制格栅包裹的科技中心沐浴在温暖的夕阳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功能复合且开放的STEAM中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艺术中心内的黑箱剧场

寄宿生活是长沙康礼·克雷格公学的重要一环,建筑师将原方案中传统宿舍的布局依照年龄垂直划分成一个个“学院”,让孩子们生活在如哈利波特中霍格沃兹城堡般的环境下,既有竞争又有互助。宿舍首层原本架空的区域被围合成具有公共属性的交往空间,帮助“学院”中的大孩子、小孩子们在集体的交流与互助中找到归属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将标准层原本紧密排列的宿舍划分成8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并设置供组团范围使用的起居室,温暖友好的气氛让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拥抱新的家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洒满阳光的生活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宿舍底层具有公共属性的交往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温暖如家的低年级宿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温暖如家的低年级宿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可以用于交往的餐厅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具有比赛功能体育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总平面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一层平面图

end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