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一贫困学生受资助成清华大学博士,研发机器人反哺家乡教育

11年前,保定贫困山区唐县的高考理科第一名万森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哥哥同年也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哥俩的学杂费成了这个普通家庭的难题,当地企业家王建刚伸出援手资助万森上大学。在王建刚的持续帮助下,万森成为了清华大学博士,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反哺家乡教育,将研究成果率先引入王建刚开办的唐县六一小学,为保定西部山区教育打造了标杆,这在当地传为一段爱心传递的佳话。“今后我想当科学家,研发出能够解决拥堵问题的长翅膀汽车。”11月12日,在六一小学上过4年机器人课的学生刘若涵兴奋地对记者说。

万森(后排左一)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和王建刚(前排右)在一起。

曾经的贫困县 如今开设了机器人课

“直到今天很多城市学校都没能力开设机器人课,5年前我们在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开设这门课震动了保定教育界。”曾经担任机器人课的唐县六一小学德育主任刘文娇告诉记者。11月12日,这所小学宽敞明亮的机器人教室中,天花板上分布着各种星球,神秘的天体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宇宙的无穷兴趣。四年级9班的孩子们分成8个小组,热烈讨论并尝试着组装机器人赛车。

刘文娇介绍,最初只是简单安装,后来加入了编程。自己原本担任计算机和美术课,对机器人组装、编程等一窍不通,都是研发团队的专家们给老师们进行教学培训。

操作性很强的机器人课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变化?看到机器人在自己手中组装出来,孩子们慢慢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这盏灯亮,另一盏灯不亮?它们是靠什么完成前进和后退的?这些疑问大大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给他们打开了神秘的科学之门。“贫穷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山里孩子们并不缺乏智慧,缺乏的是视野和平台,这门机器人课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六一小学校办室副主任刘成敏说。

“小学的机器人课充满了乐趣,让我开始思考世界。它为我培养了动手的能力,给我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打下了良好基础。”已升入启明中学8年级6班的刘若涵是六一小学第一批上机器人课的学生,她的家在距离学校1个多小时车程的大山里,上学的路上常常遭遇堵车。“将来我长大后想当一名科学家,我想设计出一种能够带翅膀的汽车,遇到堵车就能原地飞起来。”这位喜欢美国电影《钢铁侠》的女生充满了想象力。

小姑娘杨佳华告诉记者,村子里很多小伙伴有不少也在县城的国办小学读书。每到假期,当几个小伙伴聚到一起的时候,她都会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起自己学校的机器人课。“他们听得非常入迷,能在学校上机器人课,能学会掌控机器人,让它们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动作,我特别骄傲,我爱我的学校!”这位女生的眼里充满了迷人的光。

受资助研发机器人反哺贫困家乡

5年来,唐县的山里娃上机器人课成了保定西部山区的教育亮点。有些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使用的机器人研发团队领头人万森,正是他们的学兄。

万森,唐县都亭乡东都亭村人,父亲为唐县北店头乡政府职员,母亲在家务农。2009年他们兄弟二人同时考上大学,成绩优异的万森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年前,我们哥俩同年上大学,每年需要拿走两万多元,这给父母带来很大压力。”正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的万森回忆道。

得知这一情况,唐县企业家王建刚慷慨解囊,大学期间,万森刻苦努力,成绩优异,获得研究生保送资格。2013年9月,万森免试到清华大学读博士,并于2019年获得博士学位。

进入大学后,来自贫困县的万森发现,和来自城市的同学们相比,由于在山区上学许多课程没有接触过,自己在编程等方面明显吃力,为了使自己的境遇不再在家乡孩子们身上重演,他在心底埋下了改变贫困家乡落后教育面貌的想法。

用学到的知识反哺家乡,让更多的山里娃受益。对机器人上瘾的万森和研究电路、软件等方面的5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研发了用于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质培养的教育机器人样机。在王建刚的支持下,他们用4年的时间将教育机器人产品化,并率先在王建刚开办的六一小学投入教学。2018年,王建刚又提供场地及资金支持,帮助万森团队在北京成立北京星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将智能科技纳入自己的诺亚集团发展版图,作为前沿探索先锋队。

2020年9月23日,参与西部扶贫的诺亚集团为新疆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镇小学捐赠270套教育机器人,邀请万森定期给学生讲授励志课,引导学生立志成才,通过教育改变人生和家乡的面貌。

山里娃开设了机器人课程。

把山区的教育打造成保定西部标杆

知识改变命运,受到王建刚资助的万森只是无数个贫困学生中的一个代表。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掉队,王建刚的河北诺亚集团规定: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减免学费或者不收学费;对于孤儿不收学费;对特困学生免学费、餐费。大爱无声,诺亚集团每年都会减免贫困学生学费。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开始,仅在六一小学连续三年减免的学费逐年增加,分别为63万元、86万元、93万元。

王建刚毕业后,分配到西大洋水库管理处,端上了“金饭碗”。2004年春天,不安分的王建刚辞去公职投身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风生水起的王建刚充满了社会责任感。2009年,王建刚接手校舍改造,偶然看到了唐县六一小学的学生在破败不堪的旧厂房里上课,他特别揪心。他下定决心,为了山里的孩子要建最好的学校,办最优质的教育。他接手濒于倒闭的六一小学后,2011年就完成了新学校的搬迁建设。2010年接手了启明中学,翌年完成了启明中学的改造工程。2017年创办了启明高中,在不足十年的时间里,他把建筑业的盈利全部投入到教育发展上,总投资6亿多元,使诺亚教育形成了集小学、初中(四个校区)、高中为一体的集团办学规模,占地面积365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在校师生达到2万多人。

我最爱上机器人课!

王建刚被推举为中国民办教育领袖联盟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奋斗,王建刚创办了以建筑产业为基础、以民办教育为核心、以智能科技、绿色种植、智慧养殖为补充的河北诺亚集团,当选为河北省劳动模范、第十四届保定市人大代表,被保定市委、市政府授予2019年度“诚实守信”保定好人。

为了办好山区教育,王建刚还时刻不忘抽出时间坚持自学,为此,他参加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班的学习,考取了美国管理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到以色列、欧洲四国、日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管理,与北京八一学校、衡水武邑中学、安平中学等建立友好学校关系,与阿里巴巴、牡丹集团、苏州网信等科技公司开展合作。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考察诺亚集团办学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石英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燕赵晚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