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批改作业”叫停难背后:学校和家庭职责混淆,考核机制与教育观念偏差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为“批改作业”头痛过?

近日, 一则“全国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批改作业’”新闻引热议。从2018年至今,已有辽宁、浙江、广东、山东、贵州等至少10个省份教育部门出台文件“叫停”家长批改作业,有的地方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察,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今日(11月14日),第二届成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举行,叫停“家长批改作业”成为现场教育界关注热点。红星新闻记者现场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康永邦等专家,解读“家长批改作业”叫停难背后原因。

在专家们看来,“家长批改作业”叫停难背后,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职责出现混淆,同时,也是考核评价机制与教育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目前,一些新的尝试已经展开,比如探索改进教育评价体系。

论坛现场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职责混淆

教育评价体系集中学业成绩

论坛现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带来了“教育评价改革与家庭教育回归”的主题演讲,其中便提及到“叫停家长批改作业”这一热点话题。

在熊丙奇看来,普遍出现“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实际上是家庭与学校之间,关于学生教育的一个“矛盾”点。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提倡给学生“减负”,在此情况下,也有家长产生了学生成绩下降的担忧。特别是在学生成绩确实出现下降情况下,便会质疑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以学生成绩为主导的教师考核方式下,也让教师对于学生成绩高度“紧张”。双重压力下,教师为了提升孩子成绩,便会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

熊丙奇表示,大量家庭作业,必然会加大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不堪重负”下,便会让家长批改作业。然而,部分家长对于这样的方式并不接受,认为是教师是在将自己的工作任务转移到家长上。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愿意让老师减少家庭作业量。

“这样的‘矛盾’点,其实是与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熊丙奇说,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往往集中在学习成绩的好坏,这样的认知,也让许多家长家庭教育出现“偏差”,将大量精力集中在提升学生成绩方面。但实际上,家庭教育应该集中在生命教育、生存教育这种对孩子的人格身心有更加价值的教育上。

不仅如此,学生家长之间的“攀比”风气,也是助推这一现象的原因。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康永邦告诉记者,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与过去相比,现在家长基本上都具备了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很多家长为了更快的提升孩子成绩,便会主动批改学生家庭作业,“有些家长发现对方孩子成绩有所提升,便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

不科学的教育方式背后

家校共育的界限与利弊

事实上,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当中明确提出: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意见》看似是给家长‘减压’,但更多的是在纠正一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康永邦向记者介绍到,让家长批改作业,其实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学生做完作用后,如果发现学生错误,当场及时纠正后,学生的印象将更加深刻。

康永邦表示,但这样的情况只存在理论上,很多家长在辅导学生作业时,如果方式上存在不当,便会变成帮学生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出现依赖性。特别是学生进入更高年级的学习后,由于知识体系的改变,很多家长在应对学生家庭作业时感到棘手。不仅加大了家长的负担,也不利于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同时,很多家长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在教学方式上与教师之间存在差异,也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综合考虑,还是弊大于利。”

“对于学生来讲,让家长批改作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朱淑玲告诉记者,很多家长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在辅导学生学业时,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不科学的地方。比如,对于家长认为的很简单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很快理解,往往家长在情绪上无法很好的控制。家长过多的情绪失控,反而会让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厌烦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越用心辅导,学生成绩越差的原因。”

探索改进教育评价体系

建议进行家庭教育培训

如何根治“家长批改作业”?

熊丙奇表示,国家正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包括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健全综合评价。这要求家长需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把孩子培养为有个性、有兴趣、有责任性的优秀人才。

熊丙奇建议,家校共育必须清晰地界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职责,教师是教师,家长是家长。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各司其职,才能给孩子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曹萍也以“立德树人”为主线,阐释了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曹萍

不仅是家庭观念的转变,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正在探索的教学方式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向。据康永邦介绍,当前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在教育评价体系上,始终将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如学生近视率、身体素质为第一考核标准。同时,对于教师实行底线考核制度,减轻教师在学生学业上的考核指标。此外,学校还正在优化作业批改方式,计划采取学生交叉批改作业,让学生在批改作业的同时,巩固学习成果。

“实际上,加大家庭教育培训,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朱淑玲说,与其争论是否应该“叫停”家长批改作业,解决背后的问题更加直接,“建议教育系统成立专门的机构,用于进行家庭教育培训,指导家长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

红星新闻记者 邓文博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