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朝晖:32载痴情教育不言悔

32载,他潜心耕耘,播种希望,情系乡村教育;32载,他培桃育李,用热血和汗水浇灌收获。

他叫蔡朝晖,新化县石冲口镇中心学校教师,新化县第三届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娄底市首届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先后被授予娄底市“十佳青年志愿者”“新化县师德先进个人”“新化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娄底市教育名师。2019年被评为新化县首届卓越教师。

他常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脚踏实地,潜心教研教改

由于扎实肯干、善于钻研,1992年蔡朝晖被调至天龙山中学,一教就是24个寒暑。在主教初中历史期间,他积极探索如何在生源差的边远山区学校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使学校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蔡朝晖坚持“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体意识。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他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如“课前三分钟历史小故事”“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谜语”“谐音记忆法”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总结,他先后探索和运用了“历史课目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效果良好,成绩显著。他所教的历史学科自1996年以来一直稳坐全镇第一名,2002年中考排名上升至全县第二名,2014年中考获全县第一名。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蔡朝晖先进的教学理念、务实的教学态度、有效的教学模式等逐渐成熟。他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其中《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获国家级一等奖,《初中历史教学探讨》一文被选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获国家级一等奖;《寓德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公开发表在《中国教育理论杂志》;《农村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探讨》发表在《当代南方教育论坛》;《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在2018年的《教师》杂志上,《寓德育于历史教学之中》发表在2019年《中学政史地》杂志上。他是学校教研教改的排头兵,每年在全县中考研讨会上作历史专题讲座,多次应邀作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讲座,入选娄底市中考命题专家库。多次参加优质课竞赛,获市、县级一等奖。

倾注真情,做成就学生的一颗石

蔡朝晖任教3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5年。他始终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为使每个学生能健康成长,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蔡朝晖充分发挥每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培养他们自治、自理能力。对于潜能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表扬鼓励。2007届学生曾同学,在初一时被老师公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经常打牌、吸烟、打架闹事、顶撞老师。蔡朝晖接手班主任后,多次找其谈心,但该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反复。一次,他与社会闲杂人员发生纠纷被打伤,蔡朝晖不但没有责怪,而且主动送他去医院,并垫付医药费1000多元。从此,曾同学深受震撼,下定决心改变一切不良习气。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新化一中,后来考入武汉一所名校。

爱生如子,倾情关爱留守儿童,在天龙山中学任教24年,他先后为多名贫困学生垫付学费达8500多元。这些学生后来大都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每逢节日来临,他教过的学生纷纷向他表达问候和感激之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蔡朝晖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他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立志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用心探索,无私奉献,不负韶华,做一名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好教师。(杨柳 罗贤求)

来源:娄底日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