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名校+”:激发教育智慧 打造精品课堂

“好课堂让我们见证了群体智能,看见了教育人的智慧与活力。”11月13日,当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名校+”好课堂第一阶段活动落下帷幕时,在场的教师不禁感慨道。

“碑林好课堂”是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本学年在全区范围内实施的过关赛,旨在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文艺路小学“名校+”以此为契机,在与区级“名校+”——友谊小学组队参赛、协同教研的基础上,辐射到市级“名校+”成员校、跨区友好学校,共同展示精品课堂,挖掘教师潜力,达到教联体共同进步、整体提升的教研目标。

在11月11日至13日三天的活动中,碑林区文艺路小学、友谊小学,蓝田大寨小学,泾河新城泾干中心校,长安区申店小学五所学校行政领导及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共同参与。

团队打磨 雕琢课堂

“人人参与,协同教研,让每一个进步都能看得见”,活动伊始,文艺路小学校长何新照便提出了明确的活动目标,要求参与教研组按照年轻教师、骨干教师、资深教师的结构进行组队,提升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指导年轻教师的能力,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活动中有进步、有收获。

在“名校+”范围内赛教之前,每个参赛小组都经历集体备课、一次研磨提升、二次研磨提升三个环节。在集体备课环节,老师们人人上课试教,再根据人员分工,从上课、说课、反思三个角度修改设计反复磨课,然后重新开展赛教全过程。

进入二次研磨提升阶段后,学校行政班子全程参与指导,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教学薄弱环节。为了达到进步看得见的目的,学校要求各小组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重点注明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磨课效果,留存每一个提升的痕迹。

各展所长 教场竞技

“求同存异、协同教研、共同进步。”文艺路小学书记周斌赛前致辞称,希望观课教师们重点关注,学习参赛教师的教学闪光点。

教导处主任牛建辉介绍,第一阶段的“名校+好课堂”赛教由来自文艺路小学和友谊小学组成的10支队伍参与,参赛教师来自数学和英语两个学科,涉及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以小组为单位赛教。其中,上课教师大多为本学年新入职或从教三年内的新教师,说课和反思分别由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负责。

比赛过程中,10支队伍呈现了风格各异的精彩课堂,年轻教师们学历高、知识储备丰富,资深教师们教学思路清晰、反思精准,且能给出准确的改进措施。精彩的课堂竞技之后,专家、评委对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表示在团队的带领下年轻教师成长迅速,已经初步具备了成熟教师的风范。

随后,专家们对参赛教师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特级教师张艳霞建议老师们课前多“琢磨”、多“揣摩”,课上“着魔”,眼中、心中只有学”生和你。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王春艳建议老师们在说课上逻辑性更强、有思维动图的呈现。碑林区进校英语教研员赵琦提出英语老师在课堂中语言的输入要大于输出,提升学生文化品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精品展示 共促共长

经历了两天的赛教后,文艺路小学“名校+”在区级教联体内推选了文艺路小学的《课桌有多长》、友谊小学的 《编码》两节课,与蓝田大寨小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泾干中心校的《分数的再认识》一起参与“名校+”内公开交流展示,促进教联体研修共同体的不断进步。

在这场教学全流程展示中,参与的泾干中心校教师王静称此次展示为团队协作,在准备过程中群策群力,感受到合作的力量;观课教师的泾干中心校教师陈停称在活动中看见了多元的教学风格,学到了引导学生的新方法;参与点评的专家看见了教育的进步,灞桥区教师进修学校主任郝江波表示新教师经历两个月的执教,业务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这能看到学校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有计划、有方法、有效果;长安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毋永琪表示这种协同教研、同伴互助的赛教活动激发了群体的智慧,调动了新教师研修的热情。

碑林区教师进修学校主任袁直对此次整体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袁直认为教学上要多思考如何通过构建40分钟的路径达成教学目标,并给出了两个方法,一是构建逻辑大格局;二是畅通环节微循环。

随着好课堂第一阶段的结束,何新照要求无论参赛教师是否进入过关赛,都应结合专家的意见,对说课、上课、反思再次进行修改、打磨,力争打造一堂真正的“精品课堂。”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