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宝宝爬行的方法,快收藏

宝宝在6~10个月之间,他可以逐渐自己移动身体,学习爬行。通过爬行,他的身体变得有力,协调能力也逐渐增强,为最终的直立行走做好准备。这段期间,你可以做一些事情,令他的爬行训练更加顺利。

这几个月是宝宝练习爬行的关键期

俗话说宝宝“三翻六坐八爬爬”,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7-9个月的宝宝已开始发展丢、扔物品等大肢体动作的能力,宝宝也开始热衷于爬行,妈妈们应尽量抓紧这段时间教宝宝学爬。

一般而言,宝宝在8个月左右时就可学会自然地爬行,在学习爬行的初期几乎都是采用手脚并用的爬行方式,之后会用胳膊肘往前匐前进,而且腹部贴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缓慢,在9个月大时,身体才能慢慢离开地面,采用两手前后交替的方式开始顺利地往前爬行,可以说宝宝的爬行是一种全身性运动,需要俯卧抬头、翻身、撑手、屈膝、抬胸、收腹等动作的协调运动才能完成。

如何引导宝宝爬?

一、抵足爬行,在推爬中让宝宝感受前进的愉悦

在宝宝趴着的时候,当他发现有新奇的东西,便会萌发出想靠近的想法,于是聪明的宝宝们双手双脚经常是胡乱地扒呀抓呀,尽可能地想让自己往前。这时宝爸宝妈只需要站在宝宝身后,将自己的两个手掌放在宝宝脚底,推动宝宝一只脚,当他往前爬一点时,再推动另一只脚,左右更替!这样,宝宝感受到前进的喜悦,也能在助力下预先掌握爬行的要领,再之后宝宝慢慢地就能自如地爬行啦!

抵足爬行/推爬中,具体步骤如下:

(1)可以在推爬前来个小热身,抚触按摩、内耳前庭活动,等等都行,看你家宝宝喜欢;

(2)正式开始时,让宝宝呈俯趴姿势;

(3)在宝宝前面放一个他最喜爱的小玩具,不要放正前方,放侧一些,手可以够到的位置;

(4)弯曲宝宝膝盖,最好让大腿和小腿夹角90°;

(5)让宝宝大脚趾摩擦地面,毕竟以后是要让宝宝自己通过摩擦地面推动自己前进的。

(6)最后用一边手拇指或手掌抵住脚心,宝宝就可以借力蹬了。

二、其他外力辅助

宝爸宝妈可以利用小毛毯兜住宝宝胸部和腹部,再轻轻提起或者在宝宝腹下垫一个小枕头让小宝宝感受腹部离地的感觉。

三、提供爬行机会

家长可不要整日都把宝宝抱在怀里,或是放在推车里,这样宝宝很难有机会主动去爬行!还有的宝宝因为在半岁左右就被大人放在学步车里,早早地锻炼学步,所以很可能没有经过爬行就会走路了!

不妨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爬行环境,适当地给宝宝练习爬行的机会,让宝宝可以尽情地翻滚、后退、摆动、在探索中锻炼四肢的力量。

但有的父母不让学爬,主要是担心在学爬时大人看护不周,孩子摔下床,摔坏了孩子,又怕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一、宝宝通过爬行,拓宽了视野,对外界事物接触得更多,接受刺激的次数和数量大大增加,有利于促进感知能力的发育,进而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

二、宝宝爬行时必须小手小脚支撑身体前进,因而四肢的小肌群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为日后精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婴儿期是大脑与小脑的迅速发育期,爬行又促进了身体平衡运动的发展。

三、宝宝通过爬行寻找玩具,慢慢地意识到虽然东西看不到,但仍然存在,还可以找到它。当成人把玩具藏在被子下面,他会爬着把它找回来。爬使宝宝的感知意向、定向推理能力、寻找目标等能力得以提前发展,爬也促进了婴儿的探索精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注意:爬行训练的几大好处

一、增进亲子交流

爬行能增进母子间的交流。在宝宝会爬后,在父母的引导下获得的成功体验不断增多,并且能够在爬行中获得兴奋、成功、失败等多种体验。这些体验能够丰富宝宝的情感,研究表明,经常爬行的宝宝见到父母时的兴奋状态明显高于不会爬行的宝宝。

二、促进大脑发育

爬行需要大、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够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促进脑的生长。爬行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爬行都是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

三、促进语言发展

宝宝语言交流的频率,取决于肢体语言的频率,会爬的宝宝不断地用自己的身体探索周围的世界、有许多举动带有结果的未知性,所以家长语言的发出频率明显多于不会爬的宝宝。在父母不断的语言提示、肢体语言、行为互动等使宝宝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合理性比不会爬行的婴儿发展要快得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