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安排的工作很不错,但我讨厌它

这是我们征集到的第 27 个故事

讲述:绾

自小我就是外人眼中的乖乖女。

我懂事听话,学习好,经常在各种演讲比赛中获奖,长大后留学英美,毕业回国找到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一切好像都很完美。

爸妈向别人说起我,笑容都能蔓延到眉梢。

在他们心中,对我的教育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给我造成了多大的痛苦,我多想鼓起勇气拒绝他们对我生活的控制。

哪怕只有一次,也好!

1

我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在那个计划生育政策十分严格的年代,我是二胎,但并不是偷生,而是合法的。

我姐姐出生的时候,妈妈难产,姐姐大脑缺氧,成了脑瘫。在那个年代,脑瘫几乎是绝症,无药可救。

当年和我姐姐一起治疗的几个孩子,后来大多被家长放弃。

而姐姐很幸运,爸妈没有放弃她,而是倾家荡产,竭尽所能为她治疗,还好治疗比较成功。

可就算如此,姐姐的小脑损伤也是无法被修复的。她说话不清楚,无法进行体育运动,走不平坦的路要小心翼翼,要不容易摔倒。

姐姐被医院定为二等残疾,按照国家政策,我的爸妈能再要一个孩子。

于是,我出生了。

2

我的到来,给这个长久被阴影笼罩的家庭带来了一丝光亮。

因为姐姐的情况,爸妈对我寄予了超乎寻常的期望。

自小爸妈就常对我说:“你一定要努力,姐姐以后就靠你了。”

现在的我自然明白爸妈对姐姐未来的忧心,只是我在那个年龄,只觉得自己仿佛是为了照顾姐姐的未来而出生的附属品。

寻常人家,哥哥姐姐大多会让着弟弟妹妹,可姐姐与我争执打架是常事,哪怕她大我近10岁。

每次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爸妈便过来把我们拉开,然后迎接我的就是一顿责骂或毒打。

我和姐姐曾经一起写过一本童话故事,因为想法不同,姐姐竟然撕掉我们一起写了近百页的手稿。

看着数月的努力化为碎片,我痛苦地大哭,跟姐姐扭打了起来。这时,爸妈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我,好像错的永远是我。

是的,自小爸妈便只会责骂我一个人。我几乎每周都要挨打,各种原因都有,严重的时候甚至被打出血。

3

小学时,爸妈对我要求很严苛,我的课余时间被补习班、才艺班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每周要上17个小时的补习班,周一、周三每天2小时的英语,剩下的13个小时就被安排到了周六周日。

我整个周末都要待在少年宫,午餐都是在补习班吃的。

我学习乐器,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练半个小时的乐器,再练半个小时的演讲或是诗朗诵,接着才去上学。

有时一放学,我就去路边的餐馆匆匆吃个晚饭,接着赶去补习班,9点下课,到家已经10点半了,只得第二天早起半小时写作业。

几乎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我就有一次比赛,演讲、讲故事、诗朗诵、评书等等。

我确实在表演上有天赋,不论是校级、市级、或是国家级比赛,我几乎都是一等奖或特等奖。

每次提到我,爸妈脸上的笑容是遮不住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我自小和同龄人接触的机会只有短短的课间10分钟,导致我性格内向,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与人交往。

4

小时候,家里订了很多报刊杂志,《意林》是我最喜欢的。

有一次,《意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学会拒绝》,讲的是人要学会拒绝诱惑,做正确的选择。

那篇文章可太对我妈妈胃口了,我看完那本《意林》后,妈妈又让我重读了一遍那篇文章。

过了几天,我回家时正好遇到邻居的孩子和他妈妈要去打乒乓球。看到我,邻居阿姨热情招呼我一起去打球。

我本来很高兴地想答应,一瞬间,我想到了爸妈,想到了繁重的作业和任务,想到了那篇文章,想到了妈妈认真的表情。

于是,我拒绝了阿姨,尽管心里特别难过。

回家我和妈妈说了这件事情,妈妈果然很激动地表扬我:“你长大了,会做正确的选择了。”

看着妈妈开心的表情,我竟不知是该开心还是难过。

5

我上初中,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住校,也是第一次离开爸妈。

出乎意料,我适应地非常快,不像同寝室的女生,经常想妈妈想得哀嚎大哭。

爸妈为了让我专心学习,中考能考上重点高中,暂停了我所有的兴趣班。

然而,我那时刚刚对表演萌生出兴趣,梦想着可以当一个表演者,用自己的肢体和语言去讲述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我试着问爸妈能不能继续学习表演,他们断然拒绝。

如今想来,他们好像是有些残忍,在我想玩的时候逼我去上兴趣班,又在我产生了兴趣的时候把它狠狠掐断。

初中的生活平静而匆忙,我不再像小学那么光彩夺目,巨大的落差感让我萎靡不振了好久。

我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变得平平无奇这个事实,日子终归步入了正轨。

直到一次我和寝室同学聊天,得知她们的爸妈从没打过她们,五个人,无一例外。

那一刻,我觉得我的世界崩塌了:为什么别的爸妈对女儿温柔宠爱,而我几乎是被打到大的。

爸妈一直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哪怕我是个女生也没有丝毫手软。

我第一次对爸妈有了意见,第一次从心里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反感。

6

我爸爸是一个严肃、执拗且容易暴怒的人。

小时候爸爸常年出差,一个月回一次家,回家也很少与我亲近嬉闹,我对他的印象一直很模糊,仅存的几乎都是小时候的管教与责骂。

到现在,我对他都毫无亲近感,反而有点惧怕。

我毕业回国后,大概是因为疫情在家久了,与爸妈常有争吵,加上之前在外留学六年的压力与孤独,让我的想法十分消极。

我时常觉得迷茫,不知道未来究竟该怎么选择,到底是做爸妈给我安排的稳定工作,熬个十几年,还是鼓起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开一家猫舍。

可是,我真的有勇气去违抗爸妈吗?我真的有勇气放弃在我面前的工作吗?

我知道,就算我反抗了,爸妈也会把我的反抗压下来。

他们安排的工作看起来不错,但我讨厌这个工作,我开始郁郁寡欢。

我怕这样下去我状态越来越差,于是决定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我爸知道我想去看医生之后,沉默了两秒,突然暴怒。

他的样子非常可怕,好像要把我吃了一样,面目狰狞,大声吼叫:“抑郁症?你有抑郁症?我还觉得我有抑郁症呢!我恨不得现在一头去撞死!”

我瑟瑟发抖,一动也不敢动,缩在角落,哭都不敢出声。

7

爸妈虽然脾气暴躁,对我的教育方式我也很难认同,但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为我提供了优越的生活,良好的教育。

只是他们对我控制欲太强,从我小时候的补习班,到是否留学,选择的专业,再到回国的工作,甚至于以后的婚姻,他们全都要规划得清清楚楚,而且必须按照他们的安排来。

我的姐姐就是一个例子。

姐姐后来恢复得不错,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爸妈为她寻找相亲对象,自己筛选一遍之后,安排两人见面、结婚。

如今,姐姐在家操持家务,抚育孩子。

爸妈很开心,他们觉得姐姐的日子不错,但他们从未问过姐姐:你幸福吗?

8

我不想一辈子当爸妈手中的牵线木偶。

我对人生的规划,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和婚姻,都与爸妈截然相反。

我尝试与他们沟通,用最诚恳的态度,最温柔的言语。

结果是他们的暴怒,对我“狼心狗肺、不知感恩”的指责。

晚上,我躺在床上,一边哭一边在网上搜索:“无法与爸妈沟通怎么办?”

我看了很多网友的亲身经历,得出了一个绝望的结论:无法沟通就不沟通了。

这不是放弃,而是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子女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做出的最后妥协。

这大概就是爸妈与子女间最大的悲哀:明明深爱着对方,却从一开始就用错了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

标签: 意林 抑郁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