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一个二胎家庭,是种什么感受?

文 | 图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这几年,我经常会被问到:“你当初怎么决定要老二的?太有勇气了!”

对啊,为什么决定要老二呢?这个问题我真的从来没想过。

生图图的时候还没有全面放开二胎,当时只允许双独家庭可以要二胎,因为我不是独生子女,所以压根没想过自己会要老二。

后来,全面放开二胎了,得知政策放开后,我就开始计划什么时候要老二,似乎我的脑回路是只要去想什么时候要,根本不需要去决定要不要。

很显然,我下意识的觉得多子女家庭是理想中的一个家庭模式。那是因为我出生在一个二胎家庭,原生家庭告诉我,多子女家庭很正常。

所以,其实我要二胎没有经过什么理智的分析和思考,只是照搬了我原生家庭的模式。

1

我是一个八零后,那个时候其实独生子女才是常见的家庭,所以我是比较罕见的二胎。记得上小学时候我们全班一共才三个人来自二胎家庭。

我有个哥哥,大我四岁,作为二胎,我不需要任何变化和接纳,因为从我出生的那一天,就有个哥哥。但据妈妈说,从小无比依赖妈妈的哥哥,因为我的出生,确实受到了“冷落”,适应了好一阵子。

经常有人问我有个哥哥是什么感受,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因为性别的差异和年龄的差距,哥哥并不带我玩儿。

最深的印象,就是因为他学习成绩一直比我好。所以每次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总是要想办法晚些回家,根据我哥的名次,分析出我爸妈的心情和我对应的方法。

但我现在回想起来,身边有一个榜样,其实一直是在鞭策我,好好学习。

我的生活中并没有像剧本里写的那样,妹妹被欺负,哥哥会去帮我打架。但真正让我感受到哥哥对我的关照,其实是他离开家去读大学以后。

每个学期哥哥上大学回来,总会从他的生活费里省出钱给我买礼物,名牌的运动鞋、时尚手表都是哥哥给我买的。而且时不时的给我寄明信片,鼓励我好好学习。

2

工作以后,哥哥选择了去深圳,而我在北上广深各种游荡了一圈后,最后选择了在北京定居。

大家也分别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都有了两个孩子。中年的忙碌让我俩每年也就见个一两次。

年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大家都是为了事业打拼而选择了不同城市。但最为难的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要在两个城市来回奔波,想兼顾却又很难兼顾。

其实这两年,我一直有些内疚,就是陪父母的时间太少了。总是忙于工作和孩子,总是抽不出空去看父母。

前两周,我妈生病住院了,当时接到电话说在急诊的时候我正在一个会议上,虽然内心我很担心,但还是如期地完成了一整天的会议安排。

晚上回到家,我和图图爸交代了最近孩子们的安排,第二天才飞去深圳。

在医院陪床的下午,还是电话工作不断,捧着电脑在我妈病床前。知道我忙,妈妈也一直劝我早点回北京。

肯定有人会说,有什么事情比妈妈还重要?那是因为作为各种角色,我都有要完成的承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当天晚上,我答应了要给大家攒京城名师的课,身后有等着我的几十万读者,有合作的名师机构,我不能掉链子。

记得很清楚,妈妈正在打点滴,我在病房楼道里小声地打工作电话,就听见呼叫铃播着:“58床呼叫,58床呼叫。”

58床,就是我妈的病床号。

我赶紧冲回病房,虽然妈妈的病完全可以自理,但还是很内疚。

人到中年,总是忙着养育自己生的孩子,却忽略了生养我们的父母,子女对于父母的爱注定是一场辜负。

在深圳只呆了两天,确定老妈无大碍,我就赶回了北京,又开始了繁忙的节奏。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因为有哥哥照顾父母,我才可以这么心安理得地为自己奋斗。

父母、兄妹,不见得天天相见,但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回从世界任何角落随时集合,贡献一切。

这就是我的四口之家,带给我的最大安全感。

3

很多人担心二胎很难平衡,会不会父母偏心,对孩子成长不利?

我自己当了妈才发现,这世界有种神奇的能量,可以无限复制,就是母爱。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我们都会再产生100%的爱。

尽管父母对待我和我哥的态度不同,比如对待男孩更严厉些,生活上照顾我更多一些;但对于我哥的认可和精神支持,也许是男生更需要的。

只有表达方式的不同,没有爱与付出的深浅。

去年,我们四口之家回了趟老家,就我们四个人,一起聊天,散步,去小馆子吃美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我躲在他们仨的后面拍了张照片,心里默默地说:

谢谢你们给我的爱,让我安全感满满地走向未来,也让我有信心经营好自己的四口之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