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散了”!拆开骨肉情的原因,很现实

当妈有点歪,育儿非常正!(文|歪妈)

都说80后、90后是最孤单的一代,多是独生子女,二胎政策开放后,80后、90后成了“特殊群体”,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胎,希望孩子们成长中能互相陪伴,也希望以后孩子们进入社会还能有兄弟姐妹的互相帮忙,可以让人生更顺利一些。希望总是美好的,但有时现实很残酷。

秀秀是个有好几个兄弟姐妹的70后,即使已经各自成家,每年都要大家一起聚一聚。都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但她家不一样,家里过年热闹,她一直都是很期待过年的。

可后来,因为秀秀母亲生病住院,原本和睦的一家人现在变得几乎不往来。母亲生病后,几家兄弟姐妹为了谁照顾母亲的时间多点少点,谁出母亲的医药费闹得不可开交,搞得彼此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张。

母亲最终还是没挺过去,母亲去世后,一大家子人的关系变得十分淡泊。因为父亲还在,兄弟姐妹们还尽量维持着表面上的往来,但大家已经产生了隔阂,明显就是在父亲面前做做样子而已,以前那股热闹劲早就烟消云散。

后来,父亲也去世了。几家兄弟姐妹是彻底断绝联系的状态,逢年过节群发个问候微信都没有。秀秀还是很怀念当初母亲在的时候,一家人和睦的样子,可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秀秀家这样的事儿很常见,父母就是维系兄弟姐妹间的纽带,一旦父母去世,纽带断了,家庭中曾经的温暖亲情也渐渐断了。秀秀想不通,都说血浓于水,他们可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啊,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

父母离开带来骨肉疏远的真相

1.发生矛盾时无人调和

如果问,你是更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是爱自己的父母,我相信大家的答案应该都是“父母”。父母在的时候,给予每个孩子的爱,也让孩子们彼此更亲近。小的时候,父母是我们的裁判员,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矛盾,我们会去找父母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关系也就缓和了。父母走了,没有人做这个“裁判员”,彼此之间发生了矛盾,没有人调和,问题就一直在中间成为隔阂,彼此的关系也因为这个歌隔阂而疏远了。

再后来,发现好像不来往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就慢慢放下、慢慢看淡,彼此不来往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距离割断了亲情

人们为了发展,进行“城市迁移”,小时候在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也有不同的命运,可能会分散在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空间上的距离慢慢会变成区域文化上的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也会让我们的话题不一样,慢慢地联系就变少了,曾经的好伙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攀比心理

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同,自然就会有贫富差距。父母在时,往往会“资源调配”,让子女之间互相帮衬、互相扶持,一起携手过得更好,也让彼此之间的贫富距离缩短。兄弟姐妹们也因为父母的“调配”,紧密相连、共同进步。父母走了,没有了这种“调配”,兄弟姐妹都为自己考虑,贫富差距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嫉妒、攀比产生了,也就有了隔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间的手足情,父母应该这样做

1.一视同仁

父母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看似简单,却不是一讲容易的事。比如教育家里较大的孩子要谦让弟弟妹妹时,也要让弟弟妹妹因为哥哥姐姐的谦让而感恩,而不是觉得我小,就应该被宠爱。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之间能够彼此相亲相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建立“手足情”

不要让孩子们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还要建立合作关系,让孩子们明白,兄弟姐妹和父母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只有彼此包容,才能达成共同的目标。比如一个孩子犯错被惩罚,其他孩子应该进行帮助,而不是在一旁看笑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出现矛盾及时调解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但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调解,让孩子们心里不要产生不平衡,是家长处理矛盾的关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歪妈结语:

不管父母在不在,兄弟姐妹间都能互相帮助,是家长们最乐意看到的事情,但这源于家长对孩子们从小进行的思想灌输及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日话题:你会怎么做来建立孩子们之间的“手足情”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歪妈,家有4岁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