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当“天使宝宝”

我有一个“天使宝宝“

曾经的我是一位硬核妈妈,踌躇满志地要将女儿打造成一位天使宝宝。

特别在睡眠这一块,我着了魔似地相信,哄睡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独立性的形成。

从月子里开始,拍睡便是我唯一的哄睡方式。除非是女儿大哭,我坚决不会把她从小床上抱起。

只要女儿一停止哼唧,我便会立马将她放回小床继续拍睡。就这么日复一日不断地抱起与放下,女儿不到三个月的时侯,平均在床上拍拍10分钟就能睡着了。

我为此满心欢喜,相信女儿已经模糊地意识到有些困难必须要她自己去克服,相信她已经在自主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然而生活很快就“啪”地给了我一记巴掌。

“天使宝宝”突然不见了

女儿四月初的时候有了要翻身的迹象,于是我开始着手逐步撤掉她的投降式睡袋。当时女儿的惊跳反射还没有完全消失,没有了睡袋的她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会突然惊醒,然后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嚎啕大哭。

无奈,我只好将安抚奶嘴塞给女儿,她才老老实实地在我怀里安静了下来。

此后的几次惊醒,女儿同样无法在无奶嘴的状态下在我的怀里恢复平静。对于害怕女儿养成吃奶嘴习惯的我来说,奶嘴是那段时间中唯一有效却万分无奈的选择。

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女儿无法在我怀里平静下来这件事,直到一个周末。女儿再次被惊跳反射吓得嚎啕大哭,已经被“折磨”了一个工作周的我实在是身心疲惫,便示意先生前去安抚女儿,还特地给先生打了一剂预防针——“很难哄,实在不行就上奶嘴吧。”

谁知先生进卧室没多久,房间里便没了女儿的哭声。我迅速推开房门正想责备先生为什么一开始就给奶嘴时,却发现女儿的嘴里什么也没有——女儿在爸爸的怀里秒睡。

我看见先生怀抱着女儿,轻轻地哼着《小星星》的旋律。女儿将头埋向先生的胸膛,睡得非常安稳。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格外多余,没有妈妈,女儿的生活运转得竟如此温馨与美妙。

那一瞬间,我难过极了。我并非是在吃先生的醋。我难过的是,作为一位全职妈妈,我和女儿朝夕相处,我是陪伴在她身边时间最长的人,也自认为是她身边最亲密和最了解她的人。

然而,在女儿痛苦的时候,我竟然没有能力给她丝毫的安全感,但每个工作日平均只能和她相处二十多分钟的爸爸却做到了。

只在我面前“天使”的宝宝

我问自己为什么。但我内心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对于女儿,爸爸的怀抱确实更加熟悉。

每到周末,被我称作“女儿奴”的先生会主动照顾女儿的作息。和我不同,先生只要一听到女儿哼唧,就会马上满含爱怜地将她抱起。

是的,当女儿有任何不适,只要爸爸在身边,都能立刻在他的怀里得到安慰。

我确实也感觉到,女儿在先生面前,比在我面前显得更为“娇气”。

比如,如果是我哄睡,女儿从来不需要被抱;但如果是先生哄睡,毫无例外地要抱着哄,还要边走边唱。

再比如,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带女儿出门遛弯,女儿总能安静地坐在婴儿车里不吵不闹;但只要有先生参与,女儿没一会儿就会在车里哼哼唧唧,吵着要抱。

为此,我说过先生“惯坏了女儿”,“打乱我的宏伟计划”。但也着实让人奇怪的是,即便女儿在周末被先生宠溺了两天,只要工作日一回到我的手上,又会变回那个乖巧的小姑娘。

对此,我说女儿是看菜下碟的“小机灵鬼”。

可是,一个半岁不到的小姑娘,真的有这么聪明,能自如地在爸爸妈妈之间开启和按下情绪的开关吗?

显然不可能。

女儿并不是在爸爸面前娇气任性,而是在爸爸那里,她的需求可以安心自在表达,可以被爸爸及时回应和满足,她更信任爸爸。

成为“天使宝宝”是谁的需求?

所以,女儿的需求究竟是什么?是当一个天使宝宝吗?

恐怕不是,那是我们成人的需求,满足的是我们成人的虚荣。

女儿的需求,是爸爸妈妈积极的回应,以及(在不违反基本的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无条件的理解与接纳。

这是每个宝宝的真实需求。

试想,如果宝宝通过哭闹表达自己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入睡,我们却因为TA表现得不像我们预期的“天使宝宝”一般而质疑TA、指责TA,任TA自我挣扎,在这一时刻,宝宝是否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是否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掌控感呢?又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相信无论TA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都会一直爱TA、关心TA;相信即便在挫折面前,爸爸妈妈也总是乐于帮助TA、支持TA?

试想, 如果宝宝打小且长期无法从一段亲子关系中获得价值感、掌控感和安全感,TA长大以后,是否能够拥有更开放、更勇敢的心态与更强劲的内驱力去学习新事物、面对新挑战?

如果你以上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我相信你和现在的我一样,认同“积极的亲子关系是一切养育的核心基础”了。

是的,“冷回应”也许可以让宝宝认清现实、不再要求更多,最终变成我们眼中的“小大人”模样,但TA之所以“懂事”,是因为惧怕表达、惧怕被拒绝。TA所懂的“事”,是TA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是自己的声音父母不会听。

但事实上,TA内心对父母的依恋有浓烈的渴求——如此疏离的亲子关系所导致的宝宝行为与心理之间的矛盾,最终并不会令TA真正的独立,反而无法爱自己、更无法爱他人。

家长如何理解宝宝的需求

积极的亲子关系,离不开父母去构建一个能够及时并积极回应孩子需求、能够理解并接纳孩子个性的成长环境。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呢?

1.妈妈产后和宝宝要常在一起

产后最初两三个月,妈妈和宝宝要经常在一起。当宝宝常在妈妈眼皮子底下,妈妈的本能就就能更好发挥,能敏感观察到宝宝非常轻微的需求表达信号。

而分离会切断母婴链接,让妈妈不再敏感,难以发挥自己的母性本能,头脑被知识和流程控制,无法去自然灵动的回应宝宝。

2.观察宝宝这个“人”的需求

每个宝宝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观察”。

通过观察宝宝这个“人”,而非宝宝的嘴,找到需求的表达信号,以此才能给予TA适宜而积极的回应。

宝宝早期的需求越被妈妈及时满足,宝宝会越信任妈妈,就越能大胆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妈妈和宝宝之间有了心灵感应,形成母婴间的良性互动默契。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观察

●关注宝宝的气质

一对父母可能会生出两个脾气性格完全不同的宝宝;看到弹跳盒子里跳出来的小丑,有的宝宝会被吓哭,有的宝宝却会咯咯笑。

没有一个宝宝是一样的,而气质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Alexander Thomas 和Stella Chess 通过9个维度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大类——容易型、慢热型与困难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识别宝宝的气质类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与接纳孩子的行为,同时帮助我们选择更个性化的策略去应对。

比如说,容易型宝宝可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入睡;而对于慢热型或者困难型宝宝,我们却需要做足一系列的睡前铺垫才能帮助TA平复心情准备入睡。

比如说,容易型宝宝清晨醒来后可以一个人在床上自娱自乐好久;而困难型宝宝却会吵着闹着让爸爸妈妈来陪。

要知道,宝宝健全人格的形成不独独在于TA与生俱来的气质,更在于在TA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TA的期待与回应是否契合TA的气质。

即便是困难型宝宝,如果TA的父母能够给予TA充分的接纳与耐心,挖掘TA与众不同的长处,TA同样能够获得快乐与成就感。

●关注宝宝的行为表现

宝宝的行为不总是一成不变,即便在同一情景下,TA前一天与后一天的表现可以迥然不同。

比如,在前一个小觉中,宝宝睡了30分钟后大哭,双手揉眼,呈现出一副很疲惫的样子;但在后一个小觉中,宝宝30分钟后醒来时可能却是两眼放光、面色红润、对着天花板咿咿哦哦地自言自语。

前一个小觉,宝宝挣扎的模样意味着我们需要给TA接觉;而后一个,宝宝神采奕奕的样子意味着TA睡足了,想要起来玩耍,这时候接觉反而会让TA感到难受。

因此,刻板地赋予宝宝行为相同的期待与要求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像侦探一样观察宝宝,通过行为的蛛丝马迹选择适宜的回应策略。

以下是婴儿6种典型的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注宝宝的能力与兴趣

小宝宝的需求是需要被及时满足的,渴了饿了要睡了想妈妈哭了,都需要及时回应。

稍微大一点了,和妈妈能够声音手势等更多的方式沟通了,妈妈并非无时无刻一定要行为立马满足宝宝。

比如有时候妈妈洗手,宝宝哭要妈妈,妈妈也可以声音回应宝宝:妈妈在这里。这是很自然的回应,洗完手去抱宝宝就行。

而刻意的训练回应是要避免的,比如:明明可以做完手头事就满足宝宝,却刻意告诉TA“等一等”,或递给TA一个玩具分散注意力,美名其曰:锻炼孩子的耐心。

放心去回应宝宝吧!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家长和以前的我有同样的顾虑:如果我们时刻积极回应宝宝的需求,会惯坏TA吗?会阻碍TA日后独立性的形成吗?

并不。

首先,积极回应并不等同于一定能满足孩子所有的的需求。妈妈也是凡人,也有满足不了宝宝需求的时候,也有不了解宝宝某些需求的时候。

比如有些哭就是不知道为啥,那也没关系,大部分时候,尽力而为满足宝宝的需求就好。

比如,有时候妈妈确实情绪不好,身体也很累,需要自己一个人静静,那就把宝宝先交给家人,自己调整下,缓一缓,再去回应宝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毋庸置疑的是:小宝宝的需求都没有不合理的,大人无法满足是大人的事情,并不代表宝宝的需求是无理取闹。宝宝是没有啥道德标准的,需要充分的去体验,去感受,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

道德标准相关的事情,大人做好榜样才是第一,不能拿成年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宝宝。

宝宝并不是只提供生理的饥饱的满足就可以,父母更要对孩子有精神、情感、时间、思想上的滋养和陪伴。

一个内在感受和真实需求能被父母看见并积极回应和满足的宝宝,才能在长大后真正发展出自己精神上的独立,思想的自由,建立起自己内在的安全感。

其次,宝宝不是我们的附属品。TA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成为我们臆想中的那个形象。

如果我们不顾忌TA的情绪与能力,以某一个特定的标准去衡量TA、要求TA,我们将不是父母,而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宝宝也不再是TA真实的自己,而是一个被贴上了“天使宝宝”标签的商品。

如此,宝宝反而无法意识到TA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TA的个性与需求没有得到尊重,TA正在被同质化为一个千篇一律的形象。

如果你问我现在的哄睡方式有什么改变,我会告诉你,现在白天的每一次小睡接觉,我常常会给孩子吃着奶睡、抱着哄睡,直至女儿沉睡才放下。

我不时会发现,在我怀里睡着的女儿,会笑。这是我在她一个人睡小床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的表情。

虽然抱久了手会酸、会累,但我从她的安睡与微笑中感受到她对我的喜爱、需要与信任。

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彼此温暖着对方,我们的关系也在这样的温暖中愈加积极与稳固。而我相信,她也将在这一段积极的亲子关系中视我为后盾与港湾,以更开放与勇敢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未知。

参考资料:Kostelnik, Guiding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gn: Theory and Skills.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