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我没义务给你看孩子”:婆婆一番话道出了无数老人的心声

花影人间:讲走心情感故事,分享人间百态

01.

去儿子家看孙子的王阿姨突然回来了,有好事的邻居猜测,王阿姨肯定是跟儿媳闹别扭,不然孙子这么小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不可能就这么撒手不管。

没过两天,便见儿子儿媳带着孙子,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看望王阿姨。

后来听王阿姨说,的确是跟儿媳妇拌了两句嘴,这不两个孩子来道歉请她回去继续帮忙带孩子。

邻居问王阿姨还去吗?你不去他们就得请保姆了吧。

王阿姨本不想再去,婆媳本该保持一碗水的距离,生活在一起时间久了矛盾多,不光自己心里不舒畅,还影响他们夫妻的感情。但一想到小两口赚钱不容易,就狠不下心。

就像这一次的婆媳矛盾爆发,也是王阿姨一忍再忍,最终受不了儿媳的脾气,两人才彻底吵起来。

王阿姨从孙子一出生就去照顾儿媳月子了,她做得一手好菜,又懂得营养搭配,儿媳整个月子期间被她照料得舒舒服服。

儿媳只需要躺在床上养着,其他什么都不用她做。

孩子饿了王阿姨抱到她面前吃奶,孩子哭了王阿姨抱着哄,孩子要换尿不湿了王阿姨换……用王阿姨的话说,她是把儿媳当自己的孩子来疼,就连出了月子,她都没让儿媳洗过一次衣服。

不过月子期间,儿媳没少给王阿姨脸色看,有时好好的突然就不高兴。在王阿姨看来,产妇有情绪很正常,她当初刚生完孩子也是这样的,心里那种不舒服的滋味她懂。

所以每次儿媳闹脾气,她都哄着,跟她说说软话。

02.

有句话叫: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饶是王阿姨处处哄着儿媳,仍然得不到什么好脸色。

就拿吃饭这件事儿来说,儿媳出了月子后对吃的越发挑剔,饭菜做得稍微不合胃口,筷子一摔就摔门回卧室了,孩子都不管。

嫌弃鸡汤太油,鱼做得没味道,蔬菜炒咸了等等。

但那鸡汤是王阿姨月子里给她炖过的,那会儿儿媳喝得美滋滋,夸鸡汤鲜香,要是以后每周都能喝一次就更好了。

王阿姨听儿媳这么说,真的每周都会炖一次鸡汤给她喝。后来不知她是喝腻了还是怎么着,王阿姨给她盛汤,人家碗一推说一句油死了你别给我盛。

不想喝可以直说,以后给你做别的吃就是,但她什么都不说,上来就给你甩脸色,搞得王阿姨尴尬至极。

王阿姨既要哄孩子,又要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平时吃口饭都跟打仗似的想赶紧吃完。她在这个家的付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儿媳对她的态度让她非常心寒。

但为了家庭的安宁,王阿姨都忍下了,从没有在儿子面前抱怨过。

平时儿子工作忙不常在家吃饭,不知道自己媳妇是怎么对他母亲的,有时下班回来媳妇委屈巴巴跟他说自己没吃饱,儿子还会怪母亲没把媳妇照顾好。

03.

那天儿子下班回家时王阿姨正在给小孙子洗澡,等她给孩子洗完澡出来,听见儿媳在卧室倒苦水,没过多久儿子黑着脸出来。

等王阿姨忙完,儿子才开口问她,能不能每天多换着点儿花样做饭,他媳妇还在哺乳期,吃不好情绪就不好。

儿子满是责怪的语气,让王阿姨一下子崩溃了。

她细数在他们家带孩子这些日子自己的辛苦,拉着儿媳出来对质,让她明明白白说清楚,这么多天一直作她到底是为什么。

儿媳依然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说:“我就是吃腻了不想吃,才那么说的”,语气里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王阿姨问她:“我来给你带孩子,洗衣做饭伺候你吃,你不愿意吃什么想吃什么跟我说,犯不着给我甩脸子,还要在我儿子面前告我状!我是因为怕你们累着才来看孩子,但我没有义务给你们看孩子,你们要是烦我,我现在就走,孩子谁爱带谁带!”

儿子一听自己错怪了母亲,来不及责怪老婆无理取闹,忙不迭去哄母亲让她消消气。

但王阿姨正在气头上,铁了心要走,第二天便收拾衣服回老家了。

王阿姨一走,小两口手忙脚乱带孩子,这才回来赔礼道歉请王阿姨回去。

本来是跟邻居们闲聊,结果王阿姨刚说完,好几个邻居不住点头,说你那句“我没义务给你看孩子”真是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但没有义务又怎么样,老人心疼自己的孩子,权衡再三,还是会选择帮儿子儿媳带孩子。

说到底,三代人的生活,做小辈的得体谅老人的辛苦,做老人的理解小辈的情绪,这日子才能过得和美。若是遇事儿斤斤计较,什么时候是个头,用王阿姨的话说“总归是一家人,还真能不管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我没义务给你看孩子”,这位婆婆的一番话道出了无数老人的心声。

父母退休后,本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过自己想过的晚年,却甘愿把这些时间用在帮助儿女上,希望做儿女的能想明白是为什么。

我常说中国式父母都有一颗奉献自己的心,从生了孩子开始,他们的世界里就没了自己,有的只是孩子。

就算孩子长大后去外地读书,父母那颗心也会跟着去。大家可以想一想,你哪天放假回家,父母不是把好吃好喝的都摆在你面前,但他们也只有在你回去时,饭桌上才摆着那些好吃好喝的。

等到孩子们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到了成家的年龄,父母又要忙不迭张罗婚事。

现代社会,哪家的孩子结婚买房,父母不是把一辈子的积蓄都掏出来。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点,哪怕比他们年轻时好一些,他们心里也欣慰。

就像退休的老人放弃自己的时间去帮儿女带孩子一样,不过是趁着自己还能动,想帮儿女减轻负担。

作为子女,你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只要父母伸出手帮你一把,那就是大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王阿姨的儿媳,也许是被伺候惯了,渐渐变得无理、不尊重老人。而王阿姨的儿子,全听老婆一面之词,不会调节两边的矛盾,若是一直这样和稀泥,他们家的婆媳战争不会就此停歇。

但你说这事儿王阿姨有错吗?也有。

我前面说了中国式父母的奉献精神,王阿姨就是这样,在照顾儿媳期间,洗衣做饭带孩子全包了,儿媳基本不用插手。

这种情况只会滋生儿媳的惰性和依赖性,本该她做的事情,你都替她做了,那么她作为母亲的身份还有什么用。

即便婆媳住在一起,也要掌握好“分寸感”。

有些事情是儿媳作为母亲该做的,你就要狠着心让她自己做。一方面是让她知道老人的不易,另一方面也要让她适应自己作为母亲的身份,理解母亲的不易。

婆婆去帮儿媳带孩子,不是所有事情都帮儿媳做了,而是在她需要的时候伸手帮一把。

“升米恩,斗米仇”,别让你的恩,变成“仇”。

-END-

今日话题:

你认为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家庭,儿媳会知道感恩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