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大婴儿趴睡训练窒息,光靠群友不带智商,不是养儿是害儿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陪宝宝读童书”。

1.

短短的时间,两起婴儿窒息死亡事件,震惊了无数人的心。

一起是3个月婴儿被趴睡训练死亡。曝光的视频触目惊心,婴儿从大哭到寂静离世,母亲一直没有走近婴儿,没有去观察一下婴儿到底怎么了?

婴儿大哭时,母亲只是通过监控视频看着,在群中向群友请教求助。虽然也紧张、惶恐,但在群友建议下,依然相信婴儿没事。婴儿哭了一小时后没有声息,她居然在群中发信息:“没声音了,解锁了”。再后来,她去抱婴儿,发现其嘴唇发紫、没有呼吸,然而她依旧在群里询问,没有拨打120急救。

将婴儿送往医院的,还是她的婆婆。但已经太迟,婴儿早已离世。整个过程令人揪心。

另一起是刚满月的婴儿游泳窒息身亡。刚满月的女婴在她母亲和外婆的监护下,戴着脖圈游泳。

女婴游泳时,是睡着的状态,她的母亲和外婆没有引起重视。大约十分钟左右,她们把游泳圈解开,发现女婴脖子有勒痕,且没有反应。她们依然没有引起注意,以为女婴在睡觉。

直至女婴父亲回家,发现女婴脸色苍白、不哭不动,才紧急将孩子送医院。但女婴因缺氧时间过长,严重脑损伤,最终不幸离世。又一出悲剧出现。

这二位婴儿的监护人,难逃失责的叩问!

孩子明明已经出现异常,为什么就无感?是无知引起?还是缺爱造成?真该好好反思一下,寻找一下根源。

婴儿已逝,做为他们的监护人,其痛心不言而喻,自责和悔恨,也不是外人能够感同身受。

2.

养育孩子,固然应该积极学习、接受科学育儿的各种新观点、新方法,但千万别生搬硬套。

当今时代,“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声此起彼伏,各种“科学育婴”的知识、指南和培训班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似乎不做点什么,就对不起孩子的成长,就有愧于心。

盲目跟风,偏听偏信,未能科学分析和选择已成为一部分家长的育婴状态。

如趴睡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能够睡得比较熟,同时也不会造成偏头,趴睡的优点不容否认。但趴睡也有危害,可能影响胸部发育,不利于心脏和肺的舒缩,最重要的是小婴儿趴着睡,容易引起窒息,这些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不是婴儿不可以趴着睡,而是大人要守护在身边,时刻关注着孩子。孩子一有异常,要立即仔细察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至于婴儿带脖圈游戏,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虽然婴儿游泳,可以促进婴儿智力发育,也可以增加婴儿的肺活量。但也有重要的一条,带脖圈游泳,身体的重量都被颈部承受,气管很容易被压到,造成婴儿呼吸困难,很多专家和儿科医生一直呼吁不要让婴儿带脖圈游泳。

然而不少父母还是被游泳的好处蛊惑,无视或压根不懂带脖圏游泳应该注意的事项。

其实,带婴儿游泳可以,但为什么不采用抱着的形式,以亲子方式进行呢?那种戴着脖圈然后在水中睡觉的所谓游泳到底对婴儿有几多好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如果没有了解到位,最终弊大于利,出点小意外,就成了悲剧。生活中对于婴儿的养育,习惯跟风的人大有人在,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面。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听从长辈的经验,给自己的孩子用了自家亲戚孩子穿过的旧衣,理由是衣服已经经常搓洗,较为柔软,对孩子皮肤好。

后来她看了一篇育儿文章,称要给婴儿穿新买的衣服,因为旧衣有细菌没办法洗去等。朋友又赶紧去买了新衣,不料孩子穿上后身上有了红疹。但问题不是因为孩子穿了新衣,而是因为买的新衣劣质。

其实旧衣新衣都行,主要是需要对衣服的质量进行把控。真正的科学育儿,需要用心去学习、理解、掌握,决不是道听途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育儿的学习和咨询,应该找对方向。

在各种育儿知识或育儿机构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尤其是一些商家过度宣传之后,年轻的父母往往对科学育儿的真伪缺乏分辨力,轻易盲目信服商家推出的“育儿经”,有时不仅做了无用功,还可能走偏,伤害了孩子,甚至酿成悲剧。

人,往往在不懂的时候,更容易相信,更容易依赖。

教育的焦虑已从大学、中学、小学、幼儿直达婴儿,早教成为年轻的父母们不能不直面的问题。第一次做父母,最基本的东西上有很多稀里糊涂,当然对于“早教”两字,更是一片迷茫。

所以,对于铺天盖地的育儿指南,只要看到,也不再计较其中有多少水分,只要能够尽速模仿,就觉得是一种安慰。

那么,被各种理论和研究结果裹挟着前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国家的监管亟待加强,但身为父母,在纷繁复杂的育儿园地中,只有保持冷静和理性,找对学习、咨询的方向,才能真正有助于孩子的生长。

其实,最基本的吃、喝、拉、睡,只要孩子没有异常表现,一般而言,孩子完全能够健康成长。有一句经典的育儿俗语:“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可作为育儿参照,但不必过分追求,并因此产生忧虑。每个孩子不同,各有各的成长节奏,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当然,婴儿期是孩子的重要生长期,每个家长都不想疏忽。毕竟有一句老话一直被证实:三岁看大。

但学习也好,咨询也罢,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照搬照套。接受一个新的育儿观念之前,尽量多方汲取,将自己的视野拓宽一点,做到全面权衡,起码要知道其中的弊端,做好应对准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也不要为了轻松,简单将育儿的“科学性”交付给育儿机构。在做出选择之前,务必弄清楚:该机构是否注册?有没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不管何种方式,重要的是父母自己。

有问题最好咨询儿科医生。学习和借鉴的,最好是已经验证的科学育儿知识,包括护理、营养、早教,也包括儿童心理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只有父母自己用心,用爱去陪伴孩子,密切关注孩子,对孩子的养育才可能科学,才能真正做到“优育”。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婴儿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