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该纳入义务教育吗?教育部近日已给予回复

近年来,学前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两会上,学前教育问题又成了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人大代表用详实的数据点出了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的尴尬。代表建议增加学前教育硬件投入,新增学前教育学位,体现出的民本情怀值得肯定。虽说有呼声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但目前全国范围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难度较大。然而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幼儿园数量和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应该可以做到。从长远来看,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应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先行先试。

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并不意味着学前教育不重要。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择校的风气俨然已经前移到幼儿园。不可否认,由于幼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办幼儿园数量相对比较少,导致某些私立幼儿园忽视自身社会责任,一味钻到钱眼里,当下幼儿园高收费现象,也与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有关。

在商言商,私立幼儿园是要盈利的。公办幼儿园僧多粥少,供不应求。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幼儿园维持高收费的动机并不难理解。可叹的是,幼儿园高收费的苦果只能由家长咽下。

另一方面,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有关部门除了重视管理公办幼儿园以外,对民办幼儿园管理相对粗放,监督缺位。幼儿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幼儿教育机构质量良莠不齐。教育设施、生活条件、师资水平较差的幼儿园也在其列,给学前教育造成了隐患。幼儿权益受到伤害,虐待幼儿的消息不时进入我们的视野,令人心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如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就必须考虑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强制性。如果要普及,就意味着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的相对统一。对于具有很大可塑性的学龄前儿童,这种整齐划一的要求,是否会产生扼杀孩子天性和个性的负面作用,或许值得斟酌。

同样,义务教育还意味着幼儿必须送到幼儿园就读,这样的要求是否妥当,也值得商榷。事实上,学龄前儿童是否进入幼儿园学习,完全可以因人而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晚些入学,多一些父母的陪伴呵护,对孩子的成长或许更有利。如果强制要求幼儿离开父母,这不仅存在剥夺家长陪伴孩子权利的嫌疑,更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很多发达国家都没有在学前教育阶段普及义务教育。英国将学前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阶段,但主要体现为免费教育;芬兰为6-7岁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学前教育,前提是家长自愿接受;20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就是否让所有4岁的孩子接受学前义务教育进行投票,结果被民众否决。因此,与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倒不如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更为稳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近日,教育部也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74号(教育类433号)提案答复的函》。《答复函》指出,“专家们认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目前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学前教育是否应具强制性,或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具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进一步研究论证。目前最迫切的是贯彻落实政府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