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迎来3800余名本科新生 将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

9月7日至8日,清华大学正式迎来3800余名“零字班”本科新生。据统计,2020年,来自全国28个省份268所中学的317名农村学子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分录取优惠认定,最终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认定人数及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超两成

据清华大学统计,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60余人。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62.2%;文史类考生占比7.2%;艺术类考生占比6.9%;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23.6%;通过强基计划录取新生939人。另录取了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国际学生300余人。清华大学新生共来自全国1100多所中学,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少数民族考生占9.7%,男女生比例约2:1。

除了自强计划之外,清华大学还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农村贫困学子。2020年,共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新生275名,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家专项招生计划。据统计,2011年自强计划启动至今,已经有2700多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激励更多当地学子坚信知识的力量,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为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强基计划成为顶尖学生新选择

2020年,清华大学在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一轮高招制度改革和强基计划,不断完善招生选材体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全国31个省份的理科前10名中,七成被清华大学录取,在内蒙古、广东、云南、宁夏、广西、吉林、江西等省份,更是有约八成的理科前10名选择了清华大学。从分数线情况来看,在招生计划较多的情况下,清华在21个省份的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招生体量较小的文科专业同样受到考生青睐,清华在全国30个省份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2020年,国家强基计划首次实施,清华大学围绕“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强基计划人才选拔培养定位,精心设计,深度改革,全面推动,以书院制培养、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硕—博衔接等创新型培养模式,打通评价、选拔、培养和后续发展多个关键环节,获得了考生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吸引了16000多名优秀考生报名强基计划。经过科学、公平、公正的考核环节,最终选拔出了939位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子,保质保量完成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在选择强基计划考生中,不乏诸多传统意义的高考高分考生和在基础学科方面有突出特长和天赋的学生。他们在诸多选择面前时,毅然放弃了一些“热门”选择,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将全方位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

新学期,清华大学将全方位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按照教学日历开课,所有应上、能上的课“一门也不能少”,身在校内外、国内外的所有师生“一个都不能少”。据介绍,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是有组织、成建制、全体系的课堂教学,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整体性活动。在同一课堂中,学生既可以在教室现场,也可以远程线上接入参与教学活动。

为实现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与学活动,需将现场学生与远程学生的学习场景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学习。融合式教学既能保持与教室内学生的良好教学状态,又具备直播、回放、弹幕、在线做题、实时互动、多地多校同步教学,教学资源共享等多种多层次功能,实现远端学生同样的教学效果。融合式教学模式让教师能够同时与教室内学生、线上远端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也能够实现教室内学生和远端学生之间的实时交互。清华大学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参加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培训,掌握融合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

在技术方面,暑假期间学校对200多间教室进行了硬件升级,以有效支撑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新模式。雨课堂团队重新设计了系统架构,实现了服务海量用户的高并发能力,大大增强了系统性能;优化了授课直播回看的限权管理,进一步保护老师们的知识产权,并将上线数字化资源管理功能。原有的清华大学网络学堂也完成与视频会议系统的深度集成,实现教师按课表一键预约/发布会议、查询人员参会情况、视频会议点名等功能;未来教师端还将集成阅卷系统,提高批阅效率,建立考试数据存档中心,保留电子试卷与评阅痕迹。(经济日报记者韩秉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