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丑”上热搜,张庭女儿霸气回怼:我又不是靠脸吃饭,自信的孩子有多爽

前几天,张庭的女儿林家菱又因为“丑”被骂上了热搜。

为了回应许多网友的长相评论,妈妈张庭和她一起合拍了一段视频。

从小只要林家菱一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就会被群嘲说“丑”,据有人统计,去年一年,她因为长相上了55次微博热搜,更有甚者嘲讽她是“最丑星二代”。

但,尽管经受了这些暴风雨言论,她也很少被这些如刀割一般的恶语中伤,也并没有因为这些嘲笑而自卑。相反她还会十分坦然地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长相,并用搞笑风趣的视频来回应:她不注重长相,也不在乎别人的负面评价。“你们不要再评论我的长相了。”

“我又不是靠脸吃饭的。”

“那你靠啥?”

“靠嘴呗,还用问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明星子女注定比普通孩子承受更多的非议,譬如她,譬如李嫣,但如果非议之后,依然自信,那这底气一定是父母给的!

只是,自信到底是什么呢?自信其实是自己对自身能力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是一种能量源泉,能让人在很多场合都有“我能行”的底气。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感受?网友点赞量最多的回答,让人记忆颇深。他说,32岁之前,他都是自卑的,自卑到什么程度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何尝不想成为主角呢?但内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们:“你不行,做不好!”不敢接受瞩目,也害怕承受失败,最后这种拧巴的状态让内心塌缩成一个洞。

后台也不止一位妈妈跟C妈抱怨过:自己的孩子好像看上去没有“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自信心强,落落大方,这是否属于性格问题?内向还是外向,活泼还是内敛这是性格;但自信还是自卑,坚强还是懦弱,能够坚持很久还是太快放弃,却不能简单的归因于性格了。

自信是一种内驱力,并非先天而来,但可以后天习得。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01减少对孩子的负面评价

“你看你吃个饭像个什么样子,脏死了!”

“你都几岁了,怎么连个袜子都穿不好?”

“你说这个字都写几遍了,你怎么就不会,怎么那么笨?”

“你这么自私不分享,以后没人愿意跟你当朋友!”

……

每每被娃惹到炸毛,咱们嘴边就没把门儿的了,什么难听的都顺嘴吐噜出来。闺蜜说过一个小故事,我常年引以为鉴,今天也特别想分享给你们。

某天她带娃回家,楼下遇到平日小区常玩的几个孩子,闺蜜看自己闺女也想加入,便爽快提议:“你去玩吧,妈妈先回家做饭。”没想到,孩子死活不肯去。

可明明看得出来,她是想一起玩的,闺蜜不放心地追问:“到底怎么了?跟小伙伴闹矛盾了吗?”没想到孩子怯怯地说:“我不敢去,我觉得没人喜欢我。”

闺蜜大惊:“怎么可能?小朋友们都喜欢跟你玩的啊,说是小区最受欢迎夸张了点,但哪次你下楼,小朋友不都簇拥过来的?”

“她们肯定不喜欢我,因为我抢过丽丽的玩具,也吓唬过朵朵。”

闺蜜这才明白,最近奶奶过来带孩子,奶奶极要面子且十分严厉,每每孩子表现不妥时,她总会立即批评教育一番:“再抢玩具别人不跟你玩了”、“你这么跋扈,没人喜欢跟你做朋友。”奶奶只是想让孩子改正一下不好的行为,没想到,孩子竟把这些话当真了。

而闺蜜诧异的是,她花了4年养出来的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被奶奶打压了4个月,就变得这么自卑。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说:“当你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你的潜意识时,你就是在「内化」,让它们从「你是」变为「我是」,这就是形成自卑心理的基础。

心理学上把因家庭教育不当而使孩子产生的自卑,称之为“原生自卑”。其特征是,让孩子感觉到无助,感到不如同龄人。

可是很多家庭却在揣着最纯的爱,撂着最狠毒的话。

我们表现出来的,与我们心中所想,往往大相径庭。怎么破呢?

最重要的一点,你要学会接纳你娃本娃!在许多父母的眼中,最完美的孩子都在别人家。武志红说:这个世界99%的人99%可能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我们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你想到的、想不到的缺点,他可能都有。学会接纳孩子的缺点是必然的事情。永远不要拿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这种靠刺痛带来的奔跑必然会留下心理伤害。孩子做错事,要改、要管,但是只评价事件本身,不要带人身攻击!

02没事嘴上多夸一夸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美国一所乡村小学18个班孩子进行过一场试验,他们先是对孩子们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但并没有真的计算分数和结果。而是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告诉校方这些孩子更有发展潜力,并叮嘱他们保密。

经过8个月测试发现,之前被随机挑选的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表现得性格更外向、更自信,求知欲更强。这个后来被罗森塔尔命名为“权威性谎言”。

怎么说呢?罗森塔尔对于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于孩子来说是权威。在孩子的幼年,缺乏独立思考和准确判断的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个权威,自我评价,就等于内在父母评价,父母的认可,会深刻地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

当孩子需要自我认同的时候,别犹豫,夸他!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当然,夸孩子也是个技术活,既要防止“过度”又要防止“不够。”

03从小事上帮助孩子累计自信

父母的夸奖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对自我的评价。孩子遇到挫折是对自信心最直接的打击。你单方面把娃夸上天,结果娃一做起来就凉凉,这种反差打击会更大。

所以,反过来看,培养自信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善于观察帮助孩子在小事上累计自信。孩子会因很多小事畏难,但大部分靠努力学习就能成功而父母的职责就是用尽浑身解数,让孩子别太快放弃、尽量不抵触的在挫折中多停留一会儿,直到成功。

去年CC刚学跳绳的时候,可难坏了,看到这个跳绳摇就觉得甚是恐怖。

妈妈它不会把我绊倒吧?

妈妈它不会抡到我的脑袋吧?

各种担心,原来我自信的娃哪儿去了?当时我怀着DD,这项任务就交给C爸了。后来,我看到的场景是这样的:娃抖动着全身的力气,双手拿着跳绳向后仰,做出一种近乎夸张的“弧线扭曲运动”,把绳子甩到了身前,然后跳过了绳子,最后一个完美的亮相,结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看,妈妈我会了。”这等慢动作版的分解动作想必也只有C爸这种“理科男”能想得出来吧。之后摇绳子、跳跃的时候总有瞎猫碰上死耗子跳过的时候,有一个就有两个,有两个就有三个......

之前觉得很难的事,自己又做到了,每每这个时候,CC总会给自己「妄下」一份夸奖:“妈妈,那么难的事,我总是能做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每一件类似的小事上,孩子都能体会到「我努力、我成功」的过程,不用你夸,孩子自己就感受到「我能行」的成就感。

而且,这样建立起来的自信非常强大,不会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就击垮!

04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优点

所以面对负面的言语,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过滤的习惯——引导孩子关注优点。就像张庭的女儿,颜值怎么样重要吗?我又不是靠脸吃饭,我靠的是嘴!当被关注缺点后,孩子会忽略到自身的优点,那么我们需要及时帮助孩子,强化她的优点,并往积极方向引导。

在心理上给予积极的强化,形成关注自身优点的习惯。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强大,不必父母的帮助,也能独自应对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

因为,毕竟以后的路,还是自己走。自信,真的对孩子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是父母可以干预和引导的。

标签: 张庭 林家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