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心目中,是跟奶奶亲还是跟姥姥亲?孩子的答案很现实

现在的年轻父母多为双职工,白天需要上班的他们几乎是顾及不到孩子的。为了让小家伙能够获得更好的照顾,同时也让自己放心,宝爸宝妈就会让父母来帮忙照顾孩子,于是老人带娃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但你知道吗?虽然都是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孩子,但奶奶和姥姥之间也会存在攀比心理,非要在孩子心目中争出个高低来。

“你是跟姥姥亲还是跟奶奶亲呀?”

肖旭的女儿已经3岁了,平日里都由孩子姥姥来照顾。这天正好放假休息,肖旭看家里的好多生活必需品东西都快用完了,于是就准备去买点回来,坐上超市班车的她,意外发现同小区里的刘奶奶也带着儿子、孙子也在车上。

本来三个人一路上还有说有笑的,但话题不知就怎么转到孩子姥姥身上了,这时刘奶奶突然问孙子说:“轩轩,你是跟奶奶更亲还是跟姥姥更亲呀?”

听了刘奶奶的话,小男孩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跟姥姥了!姥姥总是接送我上下学,平时还陪我玩,姥姥对我可好了!”说罢还挺起胸膛,一副特别自豪的模样,但肖旭却总觉得刘奶奶的脸色变得难看了一些。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6岁男孩给出的答案还是很现实的。小区里的人都知道,刘奶奶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孩子一直是由姥姥带大的,相处的时间比跟刘奶奶长的多,自然更加喜欢姥姥了。

在小宝宝的心目中,自己与谁亲近也有杆“秤”

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内夫在认为:3岁前是孩子记忆、感知、思维最为敏感的阶段,他们的性格形成也会在学龄时期基本定型,后期也很难改变。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孩子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孩子在3岁以前主要有谁照看,孩子就会下意识的更亲近谁,毕竟他们会在懵懂阶段主动与之建立亲密联系,并且从其身上获取安全感。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6岁以前,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家长的陪伴,如果父母不在身边,那么谁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更长,孩子的内心也就会更加信任谁、更加喜欢谁,所以是否与你亲近,小家伙的心里也有一杆秤。

但仅凭这一点,奶奶和姥姥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就能分出胜负吗?答案当然不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方式也影响着孩子的态度

受成长环境、经济条件、家庭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性格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倾向于不同的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一位老人平日里比较严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经常板着个脸,而另一外老人平时比较和蔼,孩子要什么都不舍得拒绝,那么孩子自然会偏向于看起来对自己更友善的人。

父母的态度也会给天平“加码”

虽说老人照顾孩子的时间更长,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也不容小觑。

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提及某位老人的好,或者经常贬低老人的行为,这都会给孩子年幼的心灵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且,还有些家庭婆媳关系相处不和谐或者与原生家庭有矛盾,孩子将这些争吵都看在眼里,也会影响自己心目中的天平。

老人的偏爱会将孩子越拖越远

我们身边不乏有老人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或者将女儿视作“泼出去的水”的老人。

他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虽然看似很友善但心却是偏的,只疼爱家里的男孩子,或者对家庭里的其他小朋友疼爱有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朋友虽然年纪小,但也能分清老人对自己是真疼爱还是做给别人看,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不愿意与这样的老人长期相处、

其实从血缘上来说,姥姥和奶奶都处于同样的位置,但从感情方面来讲就会掺杂着不少其他影响因素在里面,而孩子虽然年幼却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是跟姥姥亲还是跟奶奶亲,他们的心里自然有一杆秤来衡量。

—end—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