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沉迷游戏,罪魁祸首竟有可能是校园欺凌!真相让人害怕

前两天有个新闻,位于成都的腾讯游戏客服团队在接受中新网四川采访时,聊到了有关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申诉的事情。根据他们介绍,绝大多数的申诉都属于熊孩子冒用大人身份打游戏及充值,这目前已经是团队日常工作面对的主要问题。

其实近些年来,有关熊孩子沉迷游戏乃至乱花钱的新闻,几乎是屡见不鲜。尤其上半年普遍开网课期间,更是有不少熊孩子借着这个机会长时间占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然后瞒着家长玩游戏。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包括腾讯在内的国内一些游戏大厂,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尝试用技术手段协助广大家长。比如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腾讯在就升级了未保措施,正式进入第三阶段,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范围,在游戏登录和支付环节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强制发起验证,希望能最大程度的预防熊孩子冒用大人信息的情况发生。

但让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腾讯游戏客服团队在与申诉家庭交流后发现,有一部分孩子透露自己曾经被高年级的学生威胁,被迫在游戏内充值。可十分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绝大部分家长并没有重视起来,只是简单地将其视作"孩子找的借口而已"。

就此,腾讯游戏客服团队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在结合数据和实际情况后发现,"当一个小孩给十几个帐号充钱的话,或者帐号的实名信息都是只比孩子年长几岁的人,会有一定可能遭到霸凌。"

也就是说,面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还要继续优化改进,关于这个问题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而且根据腾讯游戏客服团队透露,他们未来的工作中心,也将关注更深层次的家庭问题和教育问题,希望帮助家长发现一些孩子可能遭遇校园霸凌的线索,以期望能最大程度避免这些情况重演或加剧。

而就在不久之前,一项关于针对退费用户的调查也显示,有很多家长都曾表示自己的孩子遭遇过校园霸凌。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广大家长在指责孩子沉迷或是过度充值之前,更应该先坐下来和他们好好谈谈?以互相尊重的平等姿态了解未成年人心里的想法,而不是单纯一刀切完全禁止接触游戏。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笔者认为家长们更要主动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尽可能不要妖魔化的看待网络和游戏,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而非一味的将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也有不少教育专家都曾指出,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沉浸感和互动性更强的游戏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衷心期待在未来,有了国家和全社会助力的家长们,一定能给孩子们创造更加幸福的成长环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