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教师评职称遭“潜规则”后续:调查组称没有违规,网友炸锅

提起教师的职称评审,真的是教师的一大痛点,老师们对其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职称晋升能够让老师们涨工资,而恨的原因也是“僧多粥少”,评审过程有不少“猫腻”。

前段时间,河南一女教师就在网上曝光学校在评职称上存在“潜规则”。

事情梗概

该女老师在视频中称自己和另外16名老师一起参与高级职称评定,学校有6人的指标,自己个人总分排名是第二,本以为自己能够通过了,但没想到的是在加上各种投票后,自己却落选了。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个人总分第16名的老师在加上各种投票后却成功晋级。

面对这样的结果,该女老师想不明白,于是去询问了校领导为什么自己个人总分第二名会落选,校领导给出的回答是人家都不给你投票。其言外之意就是这位老师与其他同事及校领导的关系不好。

除此之外,该老师还说,只有群众投票是在大会议室里以小程序的模式进行,但最终也没有唱票。整个评选过程并不透明,评委投票、领导投票、什么时间、什么人给投的票自己通通不知道。

此事在网上曝光后立即引来了众网友的热议,吐槽最多的还是身为老师的同行,纷纷吐槽自己晋升职称的艰辛之路。

在11月24日,该女教师在网上再发视频表示:“当地教育局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进入学校进行调查,但调查的结果却是“学校不存在任何违规现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据女教师吐露:自从第一次发布视频以来,近20天时间里一直都在积极地配合调查组的工作,前前后后被约谈了10次之多,加上前两次的调查结果反馈,所以一直在积极配合调查组的工作。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很惊讶!

学校先后在解释职称公示时,学校前后的说法也自相矛盾,自己不知道调查组有没有重视自己给出的证据,如果真的重视的话,怎么会给出这样一个啼笑皆非的结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这一结果,网友们纷纷炸了锅!这不是“只手遮天”吗?

为何职称评审会备受教师诟病?

1、“僧多粥少”晋级难

虽然目前教育部已经放开了职称评审,职称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但是城里的学校教师众多,晋级名额少,依然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2、评审制度“不透明”

很多地区的职称晋级评审的选拔都是先由学校评选。一般情况下,在符合条件下,多名老师根据最后评选的综合成绩推选前几名教师。而评选的规则则由学校领导层制定,然后通过校委会举手表决通过。而这其中就难免会产生一些人为因素在里面,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发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

职称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能激励教师努力工作,但前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之下。如果使用不好,很容易成为某些人敛财的手段,滋生腐败行为。

对于职称晋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

标签: 河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