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焦虑在于,别人都在“鸡娃”,我不鸡血都不行

回国两个多月了,基本上每次和有娃的朋友们,尤其是接近学龄娃的朋友们吃饭,三句寒暄、四句工作后,无一例外地都会谈到孩子的上学问题。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小D去报名XX补习班了吗?

没啊。

你们怎么还不报名啊,这个是必须要报的,不然你们以后肯定吃亏的。

最近几次的聚会,更是让我学到了一个新词,内卷。

朋友的科普是,现在的大环境,我们是否报名这个早教班,不取决于我们自家的娃,而是取决于我们周围的家庭。如果别人都报了,那么我们也要报。

我听完觉得蛮触动的,内卷,两个字,道出了教育最大的焦虑。

某报名机构的广告语,赤裸裸地展现了“内卷化”。

01

别玩概念,说点实在的

回家后,尤其是这几天自己一直在思考。越咂摸,越觉得,这也不是啥新概念啊。

这不就是早几年的那个“剧场效应”,前排的人站起来了,后排的人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

可见,关键不在于概念,关键在于知道概念后的思考和解读。我是非常讨厌,并且个人会很警惕,张口闭口都是大词。

就好比现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谈“流量”、“风口”,可是真正懂的可以简单说清楚实质的有几个?

更好比以前我们养娃过程中,娃小的时候啥养育问题都是“缺钙”,大一点了任何行为脾气问题都是“感统失调”。

大词对我来说,就是外归因的大旗,很容易让我们放弃思考、放弃自省、放弃提升。

而是心安理得地说,你看,我有多惨;你看,不止我一个人那么惨。

这几天,我就陆续找了和我科普过“内卷”这个词的朋友,想问问他们,这个词的来源到底是什么?

结果几乎没人说清,大家举例的都是孩子教育大环境。于是,我就自己做了一点学习。

“内卷”概念最早出现于格尔茨的《农业的内卷化》。

相对于中文解释,也许大家看到英文更容易理解。内卷(Involution)相对于的是进化(Evolution)。

它当时谈论的是爪哇岛上的水稻种植,外岛都可以引入技术农耕,可爪哇岛的人们还在拼命地精耕细作。

而且因为有稳定的收入,并且周围所有人都是在比拼谁投入人工更精细,以至于没有任何人会叫停这样“很不经济很辛苦”的模式。

换句话说,缓慢但稳定的增长会让人陷入“越来越精细就是在进步”,从而只能固步自封,缺少了真正创新的动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别守着“虚妄的安全感”

了解了“内卷化”真正的含义后,我压根不焦虑,反而更加踏实了。

为什么?

因为从古到今,每一次“内卷化”之后都会酝酿着一个创新,越是不被“不得不”所裹挟的,越能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路的人都会成为最终受益者。

这样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或者至少见证过。

当年胶卷老大柯达、手机老大诺基亚,为了维持自己老大地位,不遗余力、使劲在冲洗胶卷和普通手机这两个行业里面努力,追求近乎极致的标准。

但后来呢?

我们都知道,数码相机和苹果为首的智能手机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这其实就是一个产业的“内卷”。

对于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当年为了求稳定谋得的铁饭碗,如今基本上都是岌岌可危,我们小时候的钢琴10级证书和现在的含金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未来的工作90%是现在没有的,这些我们能想象吗?

不被“内卷”的最好方法就是创新,而不是拼了命地和其他人一起挤上一样的赛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肯定很多朋友会问,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进行创新呢?我只看到了自己孩子现在不学会10以内加法,就上不了好的小学了。

人,都喜欢确定性,因为这是安全感的来源,告诉我,考试多少分,就能保证怎样,那么我就拼命使劲努力“鸡”娃,哪怕我和娃自己都焦虑不堪,精疲力尽。

(我并不反对启蒙和学习,我反对的是为了“学越多越好,学越早越好”而精疲力尽和焦虑不堪)。

但其实我们拼命死守的却是虚妄的安全感。

未来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是唯一我们现在已经很确定的是,接下来面对人才的要求是和我们当年完全不一样的。

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失败和落后,而是埋头拼劲全力才发现,世界都变了。

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吉宁曾提出过一个观点,我至今印象深刻。

清华校园里有很多“A型学生”,但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X型学生”。

所谓“A型学生”,是指传统观念里的那些“好学生”,他们的成绩总是能得“A”。

而“X型学生”则与之不同,他们的成绩并不一定拔尖,但愿意承担创新风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内卷”真正要抵御的就是,被这份虚妄的安全感裹挟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A型学生”,因为不允许失败而不敢失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普通家庭如何防止“内卷”

那么,最后,我们来聊聊,普通家庭如何防止“内卷”?

1、定期梳理自己的重点

越是普通的我们,就越要思考。因为如果我们不思考,就有人“替你思考”。给你描绘一个闪闪发光的前景,交上几万的培训费,然后也就不自觉地成了陪跑的韭菜。

并不是说不报班不在教育上花钱,但当我们自己去思考“为什么”而做时,哪怕最终我们还是交了几万元,我们想要取得的目标,就和没有思考过的家庭是不同的。

明白自己的重点和目标在哪里,我们踏上跑道的心态才能更坚定。这是我们的选择,而不是“内卷”后的“不得不”。

细微差别,效果却是千差万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打造“重塑能力”

肯定有朋友会说了,万一自己的目标和重点不对怎么办啊,不是耽误了孩子啊。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就曾说过,未来人类要准备好,每10年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过时的知识、技能、经验、假设和人脉,重新来过。

这一点对于教育也是同样适用,对我来说,十年都太长了,我们父母需要具备随时“重塑自己的能力”。

我每一年会做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展望,半年会做个总结和思考,这样即使发现不对,都可以进行调整,边走边看,慢慢微调。

这个世界就是变化的,指望有一条确定的道路已经不可能了,而所有的焦虑就是害怕面对“不确定”。

认清这点后,我们也就明白了,没有勇气面对未来的父母,无法养成面向未来的人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永远不变的重点

现在我们都重视教育,水涨船高的要求,也往往让父母们苦不堪言。

当我们谈培养孩子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个父母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父母可以做孩子的老师,也可以做孩子的朋友,这都很好,但这个前提是先做好父母。

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保持稳定的情绪,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只爱“孩子的成功”。

陈默老师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生在“第三个笼子”里。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笼子,让一个老鼠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装一个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一个食物会进来,这个老鼠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

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踩一下,电击一下,踩一下,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

如果“第三只笼子”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

我们现在的家庭环境养成的孩子就是这只老鼠,食物是物质生活,电击就是我们唯成功论的压力。

家长如果不对自己进行思考和梳理,那就只会把外界压力传导给孩子。

任何时候,父母都是容器,可以托得住的孩子才能安心不纠结,这样的孩子才能去探索世界,真正地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帮助一个普通孩子过上有价值的、充盈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教育真正的课题。

而这和标准化刷题、送补习班、追求成绩相比,更需要动脑筋和耐心。

“满世界都是路,但我们要选择自己的脚步”。

标签: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