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考取消?缩短学制?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教育部再回应!

近日,教育部公开回复有关缩短学制、取消中考、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问题。

网站截图

总的意思是:我国共12年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符合国际普遍做法,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制和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教育部在回复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制和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早在2017年3月,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计划,各省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都要达到90%以上。但是我们要知道普及高中教育和12年义务教育的区别。

原文: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教育培训体系的提案》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缩短基础教育年限,扩大义务教育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制和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一是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时间较短,巩固提高任重道远。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再到2011年实现全面普及,距今不到10年时间,巩固普及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从义务教育本身来看。我国义务教育本身面临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一些地方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还不到位,民办义务教育占比偏高,影响了教育公益性。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础还很薄弱,急需加大投入。三是从地方具体实践来看。部分地区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已经难以为继。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明确提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

二、关于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发展适合每个人的教育体系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高职考试招生制度,高职扩招100万人的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近年来,教育部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重点改革学制、课程衔接体系和升学考试制度,发挥“职教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使不同性格稟赋、兴趣特长、素质潜力的学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地方试点试验寻求点式突破,与山东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支持山东省率先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指导和支持山东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和专业更多招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并按照有别于普通高考、能满足培养需求的原则调整文化素质考试内容,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0%。通过山东省试点试验,探索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做法。

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要求,按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部署,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发展。一是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强化省级统筹,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考试评价体系。积极拓宽生源渠道,广泛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二是畅通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升学通道,调整高职招生计划分配和考试招生政策,适度提高专科职业学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职业学校招收专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之成为高职考试招生主渠道。三是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制度,为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次选择、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机会。四是继续推进地方改革探索,省部共建多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地方先行先试,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普及高中教育 ≠ 12年义务教育

那么,“普及”和“义务”有何不同?

这位负责人指出,我们国家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免费、普及、均衡等属性

他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2011年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突出。所以在普及的基础上,国家在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任务依然艰巨。

他说,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我国应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如果将高中纳入12年义务教育,那就说明上高中具有强制性。

用大白话说:所谓义务教育,有“义务”两个字,意味着不仅要普及,还有强制性,也就是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必须上学,不上不行,违反了就要负法律责任。

普及高中教育 ≠人人可以上“普高”

很多家长认为,“普及高中教育”=“人人可以上普高”。

这是错的,首先家长们混淆了“高中”和“普高”的概念。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味着普及普高和中职教育。

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普及高中要达到的五个目标,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特别是第二个,意思明确指出,高中普职比大体要维持在5:5,

也就是说人人上普高,基本是没戏,而且普高录取率可能还会越来越低。

普及高中教育 ≠ 高中免费教育

普及和免费,也是不同的概念。

按照教育部说法,在普及的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资助体系,下一步要重点做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工作。

虽然国家没有提出免费高中,但是,有省份已经实施了。

因此,还有的人继而联想:既然高中都普及了,或是高中都免费了,谁想读都可以,那么,以后是不是——中考不用考了,高中直接派位?人人都可以上普高?

不是的!问题还出在:他们没有把中职当成高中教育的一个部分。

“免费高中”说的是,高中读书不要交学费;

“普及高中”说的是指绝大多数适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国家提供足够的条件满足需求。

在高中没有纳入义务教育之前,中考还是得考。

甚至在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后,中考可能还得存在,因为毕竟要进行普高和中职分流。

12年义务教育实施会有哪些影响?

如果真的12年义务教育实施了,你以为家长和孩子就解放了吗?

不,不会的。

如果真的进行改革,把小学(6年)+初中(3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扩展成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那么为了保证各个高中的招生计划圆满完成,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势必会按照人数分配到各个初中。

对于那些既拥有初中部,又拥有高中部的大型学校来说,最直接的渠道就是进行本部学生从初中直升高中,那个时候就会普遍出现“初高中六年连读”的现象,绝大多数的生源都直接在本校消化。

综上所述,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变化是以下三点

1. 从“中考成绩很重要”,变成了“小升初成绩很重要”。

2. 从“中考一次成绩很重要”,变成了“初中三年的综合评价很重要”。

3. 从“进名校只需要中考成绩”,变成了“进名校需要综合评价或某方面特长”。

来源:初中生家长、教育部网站、南京择校

更多最新资讯

请及时关注“南京学霸说”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