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击倒孩子的,都是这8大压力源!30年临床过万的咨询案例总结

孩子成绩不理想;孩子上课不专心;孩子作业不认真;孩子没有学习动力……表面看起来,都是学习问题,但仔细探究,每个孩子问题的症结是不同的。不找准病根,就没法对症下药。

著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为家长们细致梳理了影响当今孩子学业表现的8大压力源。这番总结来自于她30年临床一线的咨询经验,接手超过10000个家庭咨询案例,以及对近期咨询的观察和思考。

1、学业压力

简单说,就是学业对孩子来说,太难了。

有些家长拼命把孩子弄到理想学校,这还觉得不够,还要进最好的班,但其实以孩子的考分是进不去的。

第一次考试,倒数第一。这种情况很多。

这不是很正常吗?这孩子本来就是被硬塞进去的,但是他的家长这时候忘记了,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你怎么可以考倒数第一名”?

于是,要求孩子努力达到平均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补这个课、补那个课。

其实,这时候孩子已经很恐惧了,因为他进入这个班,他就知道我在班里可能是很难学习好的,家长的要求我是做不到的,于是学习上的危机感越来越强。

随着课业难度越来越高,他上课就像听天书一样,对他来说,学习太难了——这是一大压力源。

你去看看你的孩子有这种压力源吗?有很多家长会对孩子不依不饶:别人为什么可以,你为什么读不好?但事实是,你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可能就是达不到这样的学业要求,家长通常不管不顾,只会给孩子平添压力。

2、父母的过高期待

父母的过高期待,尤其是妈妈的过高期待,孩子是背负不起的。

有些妈妈要求很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次考试都要孩子考前10名。孩子努力考到前10名,她又不满足,“接下来要向第5名进军”。

小孩更加努力,终于考到第5名了,妈妈又跟他说,“你们班王小明怎么能考第一名的?”

这孩子很聪明,真的成为第一名了,他妈会跟他说:“你要保持下去的!”

欲壑难填!

小孩的感觉就是我往前走,但妈妈设定的目标会不断推高。这种小孩的压力是巨大的,因为他觉得再怎么努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后面。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妈妈,而不是爸爸,因为光是爸爸提要求的话,小孩可以赖皮,躲到妈妈后面。但是妈妈提要求,孩子是没退路的,妈妈就是一个底线。

如果妈妈不能为孩子托底反而施压,那么,孩子是非常恐惧的,压力可想而知。

3、自我的高目标

有些孩子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很高,比如他一定要考四大名校,但潜意识里立刻又很决绝地否定自己:“不可能的,我考不进的。”

你让他把目标放低一点呢?不行的,他又不愿意。

那么,这个孩子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种孩子休学在家的比例是很高的。因为他一去学校,这个冲突就开始发生了。

为什么这个孩子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很高,同时又要来否定自己呢?往往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长让他感觉到他的目标必须是高的,这是家长播的种。

比如小孩放学回到家,家长会问:你是不是被老师表扬得最多的?你是不是表现最好的?……家长问问题的目的,孩子虽小,但他是能够解读出来的。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都是所谓的“学霸”,分数很高,全班甚至全年级第一第二。

事实证明你的确做得到名列前茅,你就定高目标不是可以的吗?他马上又来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努力就达不到高目标,而他认为别的同学都在发奋努力,所以整个人就变得焦虑,能量都耗在他的情绪上,没有办法好好学习。

这样一来,只要有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就整个瓦解。完了,我这个目标不可能的,但是放弃这个目标不行的,我怎么可以放弃这个目标呢?我从来就是优等的……这个人就开始出问题,焦虑症、抑郁症随之而来。

4、同伴关系的压力

同伴压力,大概四五年级就开始有了。到了初中高中,可能成为很重要的压力源。

为什么同伴会给孩子压力呢?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主要是从同伴身上来汲取力量。

如果我认定一个同学是我的朋友,但他却不认为我是他的朋友,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会很不开心。

那么,如果孩子在同伴关系方面有困难了,会如何表现呢?他会形单影只,别的同学三三两两,他一个人在角落里晃,食堂吃午饭,他只能一个人端着碗,找不到可以跟他一起吃饭的人。

这种事情在成人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成人可以无所谓,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会度日如年,很难受。

那么,这些孩子怎么会变成“单吊”的呢?一个原因是他的社交技巧有问题,比如不会打招呼,不会寒暄,无法融入群体,只能单独到外面去了。

这种情况,往往男生居多。如果一个男生,本身气质类型比较内向,加上妈妈也不爱社交,家里从来没有朋友往来,他就有可能形成这种社交技巧缺乏的特点。

第二个原因,这个孩子在人群里面敏感、多疑、猜忌,一靠近人群,他就觉得人家对他是不友好的,老是去捕捉人家负面评价的信号,所以这个人在人群里手足无措,形成一种叫“自恋自卑模式”。

一群人在,他希望别人欣赏他、重视他、在乎他,得不到那种感觉,立刻就自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讨厌我、不喜欢我,所以一转身,一张脸就很难看,心态出现问题,很难搞。久而久之,只能单吊。

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女孩居多。这类女孩有可能家长在她们小的时候,给她创设的环境是以她为中心人物的,过度保护她,教她防范别人,不要吃亏。有太多这一类教育,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同伴交往。

还有一类是有个性缺陷,人见人讨厌。人家排斥他,他也知道别人不喜欢他,压力大了去了,足以让他退出学校,远离人群。

也有孩子受到小团体的排斥,比如三五个女孩很要好,老是讲她、讽刺她、挖苦她,她觉得这三五个女孩背后总是对她不友好。这种同伴关系,会让孩子晚上噩梦连连,半夜三更满头汗,一想到自己过这种日子,内心里面充满了恐惧。

那么像这种问题,如果她能够跟家长讲的话,算是有一个出口。但往往这种孩子是无法跟家长讲的,如果她是一个可以跟家长讨论的人,她也不会是这种角色了。

有些孩子小时候学得蛮好了,到了初中成绩越来越差,总也找不到原因,但深究下去,发现她是一个小团体的排斥对象,这种事情非常多,甚至足以打垮一个优等生。表面上看是学习问题,但压力源是同伴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家庭结构变动

家庭结构上的问题,比如说再婚、离婚,结构变动的时候,如果没有处理好,孩子也会压力倍增。

如果一个妈妈再婚又生了一个孩子,这件事情对前面一个家庭带来的那个孩子的冲击是很大,要让这个孩子能读好书的话,你的本事不是一点点了,就是说你真的要做得很好。

因为这个孩子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你们仨是有血缘链接的,满脑子想的是离家出走。

妈妈本来是他唯一的情感依赖,现在看到新的老公依在她这边,小的孩子依在她这边,他能够占到的比重太低了,他又没有别的依赖,那种境况,可想而知。

我们一定要记住,未成年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是被保护,被保护感得到的越多,他的内心力量就越强。如果在家庭结构调整时,他没有获得被保护感,那么他就处在恐惧当中,恐惧中的孩子怎么会读好书呢?所以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影响孩子学习是必然的,没有影响孩子,那是偶然的。

再有三代同堂的家庭,祖辈一手把孩子拉扯大,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抑制孩子长大。可长大又是必须的,是本能,所以这个孩子的压力很大,甚至会变得没有一点动力。

这几年,两个孩子的家庭出现问题,实在太多了。你要知道两个孩子的这种结构对家长来说,难度最高、挑战性最高。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孩子在学校里是高竞争的,你如果给他生一个同性别的孩子,他就变成外面竞争、里面竞争,竞争没有消停,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他没有真正可以轻松开心的时候,两个都不开心。

过去的孩子在外面跟别人玩,两个孩子,大的跟大孩子群体玩,小的跟小孩子群体玩,回到家对你家长的要求不高了。现在不一样,孩子都没得玩,回到家全是面对你家长,所以他对你家长的要求是很高的。

我这一两年咨询,做了很多两个家庭的老大,往往是同性别的,一个姐姐下面又来一个妹妹,然后这个姐姐就开始不对了,什么问题都出来,心理问题都出来,有讲不出来的感伤。

妈妈的困扰是,老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吧?核对时间,老师开始告状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妈妈怀老二的时间,孩子的心开始不安了。

所以你要生两个孩子,要好好学习,要做到位,才能让两个孩子开心一点。

6、夫妻关系不合

夫妻总是要吵架的对吧?这不稀奇。但如果夫妻长期不和,其实蛮伤小孩的。小孩是感觉得到了,爸妈不合。

夫妻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一个共同奋斗的利益共同体。

如果这对夫妻他们没有这种关系实质的,经济上我瞒着你的,你瞒着我,我防着你的家庭,你防着我的家庭,孩子在这种家庭里面,他其实内心里面不大有阳光了。

还有,父母关系里有秘密,孩子也有很大概率读不好书,他的能量全耗在问号里了。

比如说现在很多夫妻,两个人离婚了,但没有告诉任何人,爷爷奶奶全部不知道,还是住在一起,然后你看到这个小孩每况愈下。

有些父亲老早就住出去了,但骗孩子说,爸爸去国外了。但凡这个家庭里有秘密,这孩子就有压力了。

还有些家庭发生意外事件。前几天咨询,有一个读书读得很好的孩子,数学本来是第一名的,人也很成熟,但他出现焦虑症状,成绩直线往下,他自己很恐慌,为什么是这样?

原来发现他家里遇到了一个意外性的事件,就是他家长投资失败了,把房子卖掉钱投进去,没地方住了,现在变成只能租房子了。

妈妈就天天在家里又哭又闹,弄得这个孩子立刻就进入焦虑状态,意外事件造成妈妈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7、师生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的压力实际上取决于家长,为什么?因为你没法选老师,所以说家长对于老师的态度很要紧。

小孩到了初中以后,他会有个非常有趣的特点,爱某师爱某科,不爱某师不爱某科。

孩子回到家,说数学老师太讨厌!过了一个星期,他又说了,数学老师烦死了!这就看你家长怎么说了,说话要小心点,因为如果孩子跟数学老师关系处不好,会影响他的数学学习。

有时候师生关系紧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在后面作祟。家长对老师分析太多、评判太多,都进入孩子潜意识,到后来师生关系就真的开始出问题了。

你要知道遇到一个满意的老师,像中奖一样,所以你别多想,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和言语对师生关系造成恶劣影响,让孩子深受压力。

8、个人成长的困扰

高中生,会遭遇个人成长的问题。

一个是他很迷茫,到了高中,也不知道我这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这种迷茫,会让他害怕往前走,就会原地踏步了。你会看到有一些高中生没有动力,可能来源于此。

还有一个压力源,来自于父母的指挥,挥手指方向,你将来要学金融系,学金融可以赚大钱,我们家长也有人脉……而这小孩拼命想读的是中文系,所以他如果照你指挥走下去的话,这个路是他不要走的。你想想看他多害怕,于是就裹足不前、丧失动力往前走了。

高中阶段需要完成个人整合,他们想确认:自己是谁?我到底是一个什么特质的人?我的长板在哪里,我的优势在哪里?我将来投注在哪个领域才是我这一生?……很多孩子来咨询,就是来问这些问题的。对这些问题的迷茫无解,也是影响他们发展的压力源。

高中生还会有失恋问题,失恋是很打击一个人。如果高中生失恋,你要帮他从泥潭里爬出来,失恋搞不好,会毁了他的,更别说读好书了。

我们基本上把当今孩子面临的压力源梳理好了,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状态很不好,学习状况堪忧,那么你对照看看,孩子的压力源究竟在哪里?有针对性地采取方法,才能帮助孩子解除压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