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人艰不拆”“十动然拒”吗?教育部明确回复了

今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规范汉语用语承续传统文化的建议”,目前教育部已作出明确答复。

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如您所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出现了一些可以反映时代特征、传播正能量的新词新语,如“给力”“点赞”“硬核”等,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的误读误写误用现象,如“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等生造晦涩的词语,甚至是一些低俗的语言,对网络生态环境,以及社会语言生活和文化安全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引导。

并提出了三点措施: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着手研究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和实施办法制定工作。

二、开展监管监测,加强规范引导。教育部、国家语委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引导。如与广播电视总局建立合作机制,对广播电视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成立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教育教材语言文字使用监测研究中心等

三、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深入实施,继续打造语言文化品牌节目,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互联网+语言文化”,开发寓学于乐、寓读于乐的多样化新媒体资源,加大融媒体渠道宣传推广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尤其作为家长而言,更应该减少网络用语,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的家长而言,因为您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可能会受影响误以为一些网络用语是成语,尤其是四字网络用语,如“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