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学生干部不当干部了,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这3点重要作用

前些年,某知名“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则关于学生会干部任命的通知在网上引起热议,其中一名干部的职务被标注为“XX部副部长(主持常务工作、正部长级)。自那时起,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因为官僚化倾向,偏离了学生干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而广受诟病。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不应该担任学生干部,因为高校学生会“乌烟瘴气”。

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对高校学生干部存在一些误解,对其重要意义不了解。近些年来,为了改变高校共青团、学生组织的娱乐化、官僚化倾向,各大高校对共青团、学生会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现在的学生会和学生干部,早已今非昔比了。

此时,别拿学生干部不当干部了,大学里有学生干部经历的人,优势很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干部经历对于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不少地方发布了面向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的公告,其中有一项必要条件“大学期间担任校、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副主席和各部部长、副部长,校、学院团委副书记和各部部长、副部长,班长、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或党支部书记为教师的党支部副书记(排第一)一学年及以上”。

这仅仅是学生干部经历在就业当中重要作用的一个缩影。不仅是在选调生选拔中需要学生干部经历,包括高校招聘辅导员、一些参公单位遴选人才也要求具有学生干部经历。甚至一些民营企业在高校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也对具有学生干部经历的人才刮目相看,优先录用。

2.学生干部经历是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强的重要体现

从各大高校学生会改革方案来看,对校级和学院级学生会的主席团、部门设置、人员组成数量和任职基本条件作了明确要求,其中办学规模较大、学生人数较多、校区分散的高校校级学生会学生干部人数包括干事在内不超过60人,学院级学生会干部包括干事在内不超过30人。

从这个改革趋势来看,以后竞选学生会干部比拿奖学金的竞争压力还要大。试想一个动辄上万人甚至几万人的高校,只配备60名学生干部,除去干事之外,真正带“长”的学生干部数屈指可数,相当于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能够担任学生干部的一定都是在学习、工作方面起到突出作用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能力当属于高校学生当中的佼佼者。

3.学生干部期间锻炼的能力对今后具有重要价值

如前所述,学生干部经历是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综合能力、活动策划能力、任务执行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能力,对今后的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学生干部来说,学生会是一个尽情施展锻炼个人能力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容错纠错机制,有指导老师提点,有同学互相帮助,有紧急任务也会有压力。这个平台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用钱也买不来的培训载体。今后的工作,可以或多或少地汲取以往学生干部期间的经验,对促进工作有重要价值。

标签: 高校 选调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