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后母乳营养还够吗?辅食怎么吃?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大的营养需求,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当宝宝满6月龄(也就是出生180天)后,母乳尽管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婴幼儿的胃肠道等消化道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有机会逐步接受和体验多样化的食物,并从被动接受喂养过渡到自主进食。

 

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以后,家长们最常会问到的两个问题就是:

1. 奶该喂多少?

   2. 辅食该喂多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从满6月龄可以开始添加辅食,并不代表这时母乳就没有营养了。有不少人会觉得,宝宝满6个月以后母乳没营养的话,就添加一下配方奶来补充营养吧。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

6个月以后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除非是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情况出现,需要添加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 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奶喂多少?

 

7~9月龄婴儿每天的母乳量应≥600ml,

每天应保证母乳喂养≥4次;

10~12月婴儿每天母乳量≈600ml,

每天应母乳喂养4次;

13~24月龄幼儿每天母乳量≈500ml。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辅食喂多少?

7~9月龄

喂食频率:每天辅食喂养2次;

每餐喂食量:开始时每餐2-3汤匙,逐渐增至250毫升杯子的1/2;

喂食质地:开始时喂糊状物及充分捣碎的食物,随后喂捣碎的家庭食物;

喂食种类:

逐渐达到蛋黄和/或鸡蛋1个

(如确认鸡蛋过敏,应回避鸡蛋,相应增加约30g肉类);

肉禽鱼50g;

谷物类(铁强化婴儿米粉、厚粥、烂面等);

蔬菜和水果以尝试喂养为主。

 

10~12月龄

喂食频率:每天添加2~3次辅食;根据儿童的胃口,可提供1-2顿点心;

每餐喂食量:250毫升杯子/碗的1/2;

喂食质地:切得很碎或捣碎的食物以及婴儿可拿起的食物;

喂食种类:

鸡蛋1个;

谷物类(铁强化婴儿米粉、厚粥、软饭、馒头等)

继续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并按需增量。

(尝试碎菜、自己啃咬香蕉、煮熟的土豆和胡萝卜等)

 

13~24月龄

喂食频率:每天应与家人一起进食一日三餐辅食;根据儿童的胃口,可提供1-3顿点心;(可以安排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以及临睡前);

每餐喂食量:250毫升杯子/碗的3/4;

喂食质地:切碎或捣碎(如有必要)的家庭食物

喂食种类:

鸡蛋1个;

肉禽鱼50~70g;

谷物类约50g~100g(如铁强化婴儿米粉、软饭、面条、馒头等);

继续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

(尝试啃咬水果片或煮熟的大块蔬菜,增加进食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他关于辅食的常见问题

01

辅食添加的时间安排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先母乳喂养,婴儿半饱时再喂辅食,然后再根据需要哺乳。

随着婴儿辅食量增加,逐渐将辅食喂养成为单独一餐,随后过渡到辅食和哺乳间隔的模式。

 

02

引入新食物原则

优先添加富含铁质的食物。

第一次只需要尝试1小勺,第一天可以尝试1~2次。第二天视婴儿情况增加进食量或进食次数。观察2~3天,如婴儿适应良好就可以再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在适应多种食物后可以混合喂养。

引入新食物时,应特别观察有无食物过敏现象。如在尝试锌食物的1~2天内出现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喂养,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尝试,如果仍出现同样不良反应,应咨询医生确认是否食物过敏。

03

什么时候可以加调味料?

有不少家长认为婴儿的食物淡而无味,不加调料吃这些食物真是太可怜了;或者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辅食吃得少,是不是因为无滋无味勾不起食欲来;还或者是觉得不吃盐是不是就会没劲,力气小,影响长身体等等。

 

其实,婴幼儿的味觉、嗅觉还在形成过程中,家长不应以自己的口味来评判。在制作辅食的时候,可以利用食物的天然口味来搭配,增加辅食口味的丰富度。

 

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母乳中的钠含量可以满足六月龄内婴儿的需求,而满六月龄后,婴幼儿也完全可以偶从天然食物中获得钠。而当满1岁后,开始少量尝试家庭食物,钠的摄入量也将会明显增加。盐并不是孩子获取钠的主要途径,所以不用刻意添加盐,尽量做到饮食清淡,少盐少糖,少刺激的淡口味食物。

 

过量摄入钠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并且与成人高血压、心脏病等密切相关。

 

而过量摄入糖,不仅会增加儿童龋齿的风险,也增加儿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并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