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保研生”万思远支教时踢飞农村孩子,不爱但请别伤害

支教活动一直以来都被冠以“输送教育力量、传播文化知识、关爱农村孩子”的名号为众人所拥戴,很多大学尤其是985、211都会在寒暑假鼓励学生去偏远地区参加支教,但近年来这一崇高的行为逐渐功利化,很多大学生参加支教一开始就抱着为了学分、或是保研资格等目的,支教活动早已变了味!

近日有一支短视频引发热议,视频显示:云南楚雄南华县小学一位老师先是热身将衣服脱下,接着踹飞一名小学生,旁边的几名学生也都无一幸免,全被踹的连连后退。很多网友看了后表示这哪像老师啊?根本就是个社会痞子。当地教育局很快介入,经查这名老师是东南大学支教团的支教老师,并非是学校正式老师。

教育局查完,接着当地政府就此事作出回应:涉事老师对犯错学生在批评教育时行为过激,已责令学校对该老师进行停职检查,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东南大学也出面证实“涉事者的确是该校支教志愿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名涉事学生为东南大学2016级经管学院本科生,名为万思远,据同学讲,万思远在学校走关系的能力很强,和辅导员们都关系很好,经常负责一些学院工作,曾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过季军,不过有人说这是有大佬带他的,他自己没啥贡献,大四时万思远很多科都还没过,四六级也没够保研资格,他这次参加支教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保研资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初谈及支教的初心,万思远这样说:就是想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把技术带给学生、带给当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东南大学某在校学生这样说:

【我看到的只是万思远殴打云南农村二年级小学生吗?不是的,我看到的是一个学生群体对另一个学生群体的碾压,万思远是学生,去云南农村支教只是为了获取保研资格,被他殴打的孩子也是学生,学生群体分裂了啊朋友们,如果万思远去的是北京一家小学支教,他敢那样无法无天吗?我觉得他不敢。

这件事让我愤怒的不是万思远打人这件事本身,哪怕他殴打的只是六七岁的小朋友,而是即使万思远被学校取消了支教资格和保研资格,他的人生依然丰富多彩,名校学历、不错的家境和出彩的简历,他的人生有太多的选项了,区区保研资格又算得了什么呢?过一段时间热度下降,他仍然可以享受精彩或者安稳的人生,但那些被他殴打的孩子们呢?他们的人生又有多少选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凤凰卫视助理编导曹泽宇这样说:

【我也参加过支教,说实话除非你在那里待个几年,不然支教往往是一件形式大于内容的事情,所谓的“支教团”其实都是些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学生,以我当年面试的“西部阳光”为例,面试我的人都是之前支教过的师哥师姐,根本不是组织者,问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生活技能类的,比如是否会做饭、能否忍受旱厕等,很多参加支教的学生并非真的热爱教育或是什么的,其实是为了学校的那几个实践学分,功利心很强的。

可以说,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当地学校,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场戏,就连当地学生都将之视为假期的一场游戏。很多时候与孩子们语言不通,那些说本地方言的孩子会像看动物一样看着说普通话的你,我认真讲了几节课后也看明白了,所以剩下的时间也就吵吵闹闹玩过去了。

说回这名东南大学学生,我认为他并非是抱着教育者的心态参加支教活动的,更多的是一种长久以来的人生中一直处于“被管理”的压抑状态,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管理者,马上开始挥霍手中的权力,变得暴虐,想要把人生的压抑都发泄到这些孩子身上,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是这种“做戏式”的学生支教制度的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无论万思远同学是抱着何种目的参加的支教,但这样暴力对待小学生一定是不对的,除了肉体的直接伤害,对孩子精神上更是一种折磨,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是一种亵渎,为母校东南大学抹黑,希望东南大学重视本校学生的一些举报,认真调查一番万思远同学,看到底是空穴来风还是真有其事,让高校环境更为纯净一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