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求教师:守得住清贫,站得住讲台,找得到幸福,你觉得呢?

写在前面

在问答平台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有些学校对老师提出如题的要求,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在这里说道说道。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教师守住清贫”几个字,大量的关于教师清贫的文章喷涌而出——

■教师要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

■既然选择要做教师,就要守得住清贫

■守住清贫,一辈子不后悔

……

教师守得住清贫这句话是一个叫黄学波的老师提出的。当然,当时说这句话自然有当时特定的背景。

20年的时间过去了,黄学波的这种提法仍然在社会上流传,不得不让人深思。

教师凭什么要守得住清贫?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看,好像是对老师这个群体的讴歌和赞誉。

除了这种赞歌,还有“春蚕”“蜡烛”“园丁”,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原来没有成为教师之前,对这种赞歌充满了认同感,认为老师就是神圣的,老师不能有错误。

为什么?

老师如果有错误,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我就觉得老师是神仙,不吃五谷杂粮,应该保持一种完美无瑕的状态生活着、存在着。不接受老师牙上沾着菜叶,不接受老师有眼屎,不接受老师放屁,不允许老师讲粗话,不允许老师身上有铜臭味……

我相信不仅是我,多数人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把老师给神圣化了吧?

自从成为了一名老师,才深切感受到这个被神圣化的职业真的不容易。

同样一句话,农民说出来没毛病,工人讲出来没毛病,公务员说出来也没有毛病,但是只要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就会被指责,上纲上线。

同样一件事,农民工人去做,大家的宽容度很高,公务员去做,大家也能接受,教师去做,又变成了众矢之的。

教师的形象被神圣化,其实就被社会道德绑架了。

教师无私奉献,很好,本来就这样!

教师关心工资,不行,要守住清贫!

教师被“誉”为臭老九、酸秀才、穷秀才,这种思想在很多人身上根深蒂固了,并且还有代代相传的意味。

前些天,从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身上听到了这么一句话:

好好上学吧!到时候考上个学,好歹当个小老师,也能混口饭吃!

在她眼里,老师只能用“小”字来形容。

这种思想认识,恐怕不只是这个农村妇女身上存在吧?!

国家层面非常重视教育,要求各地要保证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实行绩效工资,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在教师节全国上下都要开会,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从政治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那些还在认为教师就是小教师、穷老九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令人匪夷所思啊!

教师要站得住讲台,没毛病

做一天教师,就要站稳讲台一天,这是职业道德。

如何站稳讲台?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需要不断学习、主动学习,给自己充电,与时俱进,适应教育形势发展。

这是从专业知识方面,教师必须下功夫提高自己的知识量。除了这个以外,还要研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时更新那些陈旧的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再就是研究学生的教育工作,现在的孩子与原来的已经大不相同,他们身上有新时代意识形态的烙印,作为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学生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的教师,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随时都有被淘汰的风险。县管校聘、末位淘汰、教师退出机制等等,都会对那些不认真负责的老师亮出红灯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让教师找幸福?应该让老师感到幸福!

让老师自己找幸福,这个说法不妥当,甚至有些尴尬。

这说明,教师不幸福,但是要树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要知足常乐,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长寿的观念。

假如教师生活得很幸福,还用得着去找幸福感吗?

别的不多说,在好单位上班的人,用得着找幸福吗?他们还不是被幸福淹没了?!

如何让教师增强幸福感呢?

教师的经济待遇要在各种从业人员中处于较高的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待遇提高了,还用多说一些话吗?

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教师就是专业技术人员而已,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就不要随便加在老师身上了。

消除职称评聘的压力。建议有关部门研究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让老师们看到希望,有奔头。

及时把混在教师队伍里的“害群之马”清除掉。毋庸讳言,个别的害群之马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导致社会口碑不好。比如,只要准备给教师涨工资,社会上就会出现一片反对声,认为凭老师的表现,现在拿的工资已经不少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