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生,但又说不出“避孕”二字|生育篇

编者按:

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女性使用暴力日。

而11月25日至12月10日,全球范围内都会开展消除性别暴力的16日行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个人和群体的力量,来倡导消除针对妇女的各种形式的暴力。

在这16日中,尖小椒将陆续通过5个关键词,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现当下中国女工所面临的暴力和歧视现状,以及她们在多重夹击中勇敢突围的故事。

我们也希望更多人看到女工的故事,成为积极消除性别暴力的旁观者或助人者。

关键词三:生育

早前“女子不孕被虐致死”上了新闻热搜,触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在基层女性的生命历程中,生育是夹杂着蜜糖的苦;在她们所承受的性别暴力中,“生育”始终是绕不开的一环。

然而,她们不甘愿让生育之苦在歌颂中被粉饰过去,于是就有了《被动怀孕、暴力引产……底层女性生育之痛》,木兰花开的姐妹们用戏剧演出的形式,讲述了一位来自四川的农村女性经历了两次生产、三次引产的生育故事。在为人母的温馨表象下,她们的身体记忆却是与“疼痛”挂钩。

不想生,但又讲不出“避孕”二字。

可这些讲不出“避孕”二字的女工,只是流产人群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女工被迫选择流产,则是因为小孩的性别。

在《工业区人流故事:她曾走过疼痛和阴影》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男朋友强迫发生的性行为、医生的淡漠和讥讽、难以驱散的偏见,还有这些社会倒刺是如何剐蹭一个意外怀孕的女孩的身体以及心灵。

“正常”怀孕生子的女人的处境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生育惩罚对女性的压迫不仅在于就业歧视、丧偶式育儿等肉眼可见之处,它更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为什么不在厕所里喂奶?那我也在厕所里料理你的奶茶》这篇文章就是从最生活化的母乳喂养切入,撕开无私母爱的糖衣,让我们看到妈妈们是怎么一边被灌输母乳喂养“义务”,一边却被哺乳不友善的社会现状所挤压。

即使到了四五十岁,生育似乎已经远离自己,早年埋在身体里的炸弹也会把你拉回与生育有关的焦虑中,《身体里的节育环让我下辈子不想再做女人》。

虽然节育避孕是关乎双方的事,但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现有的节育方法中,大多数都是使用在女性身上的。其中宫内节育器的使用超过半数,避孕套的使用仅为18%,而选择绝育的男性只有3.3%。

标签: 避孕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