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那么多初中的“学霸”,却变成高中的“学渣”?

很多初中的时候成绩出众的学生,到了高中却泯然众人,甚至下滑严重到“学渣”的行列,家长看了心急如焚,又是口头督促又是找补习老师给孩子,但都没有效果,还打击了孩子的信心。最后把原因归结为孩子智商不够高,适应不了高中的学习强度。对于这问题我认为分数高不一定是学习好,因为高中阶段的知识比起小学是高深了很多的。

初中阶段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愿意去学,因为知识不算深奥,无论是自愿去学也好,还是别人的督促,只要有花时间去学,成绩都不会差,而到了高中的学习就不仅仅是花时间的问题了,而是要把“要我学”的模式转化为“我要学”的模式,因为知识更加深奥,只有自己有意识地主动去学,才能理解到其中的意义,而不是初中单纯的知识搬运。

高中阶段的学习确实更加需要智商。高中的课程深而紧,老师讲课快而不重复,不像初中一个知识点老师会重复讲述,直到大多数学生都听懂了为止。这让很多习惯了初中节奏的学生无法适应,特别是数学之类的学科,老师讲得快,让学生不断地做题,然后讲解,如果一时没跟上节奏就会积压越来多的问题。

高中的学习除了更加注重主动性,还有更加讲究方法,因为高中的知识更加抽象晦涩,不能再像初中一样囫囵地学,然后还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高中空余的时间比初中更少了,但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更强了,因为讲课快,只有预习才能理得清,因为知识难,只有复习才能吸收好,高中大多数学生都是住校的,所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磨合,谁能更快的磨合就能更好的衔接高中的学习和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曾经的“学霸”要怎么转换自己的心态呢?曾经初中的“骄子”,老师眼中的宠儿,突然的地位转换很容易无所适从,特别是心气高的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感,产生越想学却越学不好的恶性循环。这时候要学会认清自己,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分析自己成绩的下降是因为还没适应高中的节奏还是单纯的因为没听懂课程,如果是前者的话很好解决,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整理好一张时间表,规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很快就可以跟上来,如果是后者那就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了,除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只能想办法挤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肯定也会有收获。

本文编辑:愤怒的香蕉

(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标签: 高中 初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