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若B超出现这些指标,基本判定“胎停育”,没必要再等了

怀孕是幸福的,流产是不幸的,而无征兆的停育,却会让不幸加重,让孕妇的痛苦加倍。

孕8周,孕妇没有腹痛、没有见红,好好的胎儿却“没有”了

娜娜是一位刚刚遭遇胎停育的孕妇,孕6周产检时胎儿还一切正常,孕8周却突然发现了胎停育停。面对这个结果,娜娜非常痛苦,一直都无法走出来。

怀孕以后,娜娜非常谨慎,别说远离各种致畸性物质了,就连每天走多少路、吃多少食物,都有明确的计划。本以为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胎儿一定会发育的非常好,没想到却遭遇了没有腹痛、没有见红的无征兆停育。

胎停育可能有表现,可能没表现

虽然胎停育属于先兆流产的范畴,但是跟先兆流产却有很多不同。

就拿表现来说,先兆流产会出现腹痛和见红的表现,但是胎停育却不一样。胎停育以后,并不是所有的胚胎都会流出来。如果能够自己流出来,就是先兆流产,基本都会出现腹痛或者见红的表现;如果没有流出来,停育的胎儿一直待在妈妈子宫里,不管有没有被吸收,基本都不会出现腹痛和见红的表现,很多甚至完全没有表现。直到产检时才会发现,原来胎儿早就停育了。

其实,胎停育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早孕反应消失。

怀孕以后,孕妇体内分泌出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性激素,这些激素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早孕反应,比如恶心孕吐、胸部胀痛、疲倦嗜睡等等,尤其到了孕8周,早孕反应会达到高峰期。

但是,如果早孕反应全部消失,或者高峰期的早孕反应全部减弱,很可能是胎停育引起的,建议就医检查看看,以防万一。

明确胎停育背后的原因,远离痛苦

专家认为,胎停育大多是“优胜劣汰”的产物。也就是说,胚胎本身就存在问题,无法继续发育下去,进而出现的停育。即便保胎成功,胎儿也存在弊端,后期很容易出现问题。

至于原因,跟准爸爸、准妈妈以及遗传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准爸爸的小蝌蚪或者准妈妈的卵子有问题,染色体存在异常,或者遗传基因缺陷等等;也可能是怀孕初期,孕妇经常处于高温环境,或者接触了放射性物质、有毒的化学物品以及私自服用了药物等等,都会引发胎停育!

对此,建议各位孕妇从备孕开始,就做好胎儿的保护工作,比如备孕前一定要做好产前检查,排除异常;健康饮食、远离高温环境;远离一切致畸性物质,同时还要有个好心情,远离焦躁和抑郁的环境……如此以来,胎停育和先兆流产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

胎停育危害大,孕妇要早发现早干预

虽然胎停育的表现因人而异,经常会出现无征兆停育。但是日常的产检,基本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比如B超检查。

孕7-8周是胎儿发育的转折点,B超检查可以清晰的看到孕囊、胎心、胎芽,如果孕妇能够做个B超检查,不仅可以判断胎儿的发育,排除胎停育,还可以推算出胎儿的实际孕周,为后期的定期检查做好准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B超检查的判断方法:

如果胚胎发育≥6周,但是看不到孕囊;如果胚胎发育≥6周,有孕囊但是孕囊变形皱缩;如果孕囊≥4cm,但是看不到胎芽;如果胎芽≥1.5cm,但是没有胎心……若B超检查出现这些指标,基本可以判定“胎停育”,没必要再等了。

总之,不管有没有腹痛和见红,也不管早孕反应是否存在,建议各位孕妇都能够在孕7-8周做一次B超检查,确保胎儿的健康。

2、胎停育的处理方式:

发现胎停育以后,应该如何处理呢?如果胎儿已经自行排出体外,或者被身体给吸收了,孕妇做好小月子即可;如果停育的胎儿待在宫内不愿离开,很可能会危害孕妇的健康,甚至会影响下一次的怀孕,必须要做好处理。

具体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该药流药流,该刮宫刮宫,不要不当回事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孕妇遭遇胎停育,基本都有各自的原因,是染色体异常,基因缺陷,还是孕妇自己不注意?找到原因,然后做好防护,避免胎停育的再次发生!

建议胎停育过后,孕妇都可以遵循医生的要求,做好检查,做好小月子,等身体完全调整好,检查没问题以后,再科学备孕。

备孕期间,夫妻俩都要饮食健康,生活规律,戒烟戒酒,远离高温环境,同时还可以补充一点叶酸,将小蝌蚪和卵子的质量、活跃性都大大提高,孕育一个健康胎儿。

怀孕以后,孕妇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远离各种致畸性物质,不仅要调整饮食、睡眠和活动,还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太抑郁。

同时,还要根据要求补充叶酸,减少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生;至少在孕7-8周做一次B超检查,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孕早期胎停育的发生有多高?据有关研究表明,大约有80% 的胎停育都发生在孕12 周前,而且大多发生在孕8 周前。原因不一,可能是胚胎本身有问题,也可能是孕妇接触了不该接触的物质,但是可以确认的是,如果孕妇能够谨慎一些,做好自身的保护工作,一定会降低胎停育的发生。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