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高呼“多拿1分,干掉千人”的衡水班长,10年后怎么样了?

作者 | 二旭妈妈

前两天,看到一则视频,是衡水中学一个学生 10 年的对比发言。

这个学生名叫李松,2011 年高考前,他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镜头前的李松说:

高考很严峻,你多拿一分,就可以在全省就压倒一千人,或者更多人,所以每一分钟,都对我们都很重要。

这段话,当时被很多人拿来,说衡水中学洗脑孩子们,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如今,十年过去了,李松虽然没考上当年志在必得的清华大学,却成为了一名外交官。

10 年后的他再次发言,是以常驻联合国的外交官身份,祝福自己的母校以及老师们的。

10 年的时间,当年那个虔诚的把「多考一分,珍惜每一分钟」当成座右铭的高中生,已经站在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位置,正在实现他改变世界的愿望。

作为应试教育「高地」,衡水中学十几年如一日的,创造河北的高考冠军,也输送了很多像李松这样的人才。

可,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吃苦」教育,也一直备受争议。

广东卫视《社会纵横》栏目曾做过一期节目——「考霸」的秘密。

讲述的是,来自衡中的毕业生和家长们,面对各类专家质疑,现身说法,「衡水模式」,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不堪。

看完后我发现:

「衡水模式」,其实更像一种精神养分,动用各方面的努力,让孩子把学习看成生命的激情。

这其中,也有不少值得我们父母借鉴的理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苦,只是相对的

「考霸」的秘密——这期节目里,也请来了当年在衡中 393 班当班长的李松。

李松高考时,没有如愿考到清华。

他被外交部唯一的直属高校——外交学院录取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做客节目时,正读大三。

节目开始,衡水中学紧凑的作息时间,看得几位人生阅历丰富,言语犀利的观察员直皱眉。

他们毫不客气地痛批衡水中学太压迫、太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松解释说,这种感觉,只在他高一军训时有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军训一结束,他就完全适应了衡中的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松还强调:

我觉得衡中的节奏,才是我自己的节奏,正常、充实。

在场衡中毕业的孩子们,也都纷纷表示,衡中给他们最多的感受,不是压抑、难忍,而是温馨、有信念、怀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些时间紧凑、节奏分明的日子,给了他们很多精神上的支持。

衡水中学规定,中午吃饭是 12 点到 12 点 45 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可大部分学生,为多争取点学习时间,会主动在十分钟之内,完成从教室到食堂、打饭、吃饭这一系列动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老师反倒要监督,不让孩子们「跑饭」。

现场一个自称「底层」男生的话,更是发人深省,他说:

「现在很多企业招聘时,明码标价,除了 211、985 学校的毕业生,一概不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之所以衡中这么苦,我们还要选择它,就是因为,如果轻松度过高中的话,我们这些底层孩子的未来,既没有保障,也没有人来买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孩子们,深知自己、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差距。

所以,他们愿意展示自己的力量,去拿到想要的东西。

这让我记起了纪录片《交换学校》,在英国历史悠久的贵族学校沃敏斯特里,也有着一套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制度。

那里的孩子,同样没感受到压抑和被束缚。

相反,他们积极振奋,会走冷淡的「牛津步」,昂首阔步的身影里,有自信,还有骄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真正的梦想,其实是来自于一种不得不做的感觉。

衡中、英国私校的孩子们,可能正是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生活中,一步一步体会到,跟梦想更加接近的那种精神满足吧。

在他们看来,所有今天的苦,都是通往更高人生目标的必经之路。

所以他们不会觉得苦,反而会觉得有一种价值和信念感。

这也给我们普通父母启示:

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秘诀,不是自己去督促孩子,而是要用梦想,去唤醒孩子的潜在能量。

教育,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衡中的孩子们,被怀疑最多的,就是「人格不独立」。

因为从早上 5 点半,到晚上 10 点 10 分熄灯,孩子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被做了特别细的规定。

甚至具体到了几分钟之内洗漱、整理完内务等,严格又苛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们不需要思考,只执行就好。

这给了很多人一种错觉:

衡中压抑了孩子个性,培养的是「考分机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中一位专家还质问家长:

你觉得让孩子在那个监狱似的学校苦读好呢,还是让他周游列国,增长见识好呢?

可事实上,衡中除了正常课程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不同的演讲、活动。

每年各种交流、高校定期宣讲也很多。

衡中活动的丰富性,远大于很多普通高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衡中的孩子们,也不是没有个性,只是他们心怀目标,暂时屏蔽了别的欲望,一心向理想看齐。

正如节目中一个衡中家长所说:

「教育要人性化,教育要发挥人的个性,这些都是对的。

可如果我考不了 211,考不了 985,我就要在家里继续种地,这就是现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衡中的毕业生,说的更直白,他说:

只要高考制度存在,衡中就是一部分人最好的选择。

教育的大方向,在每个父母眼里,大多一致,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适合社会的人才。

可每个家庭的社会阶层不同,占有的教育资源也是不同的,孩子培养的具体目标,也就不同。

对于家庭资源好的孩子而言,他们有很多可选择的路。

在小时候,这些孩子只需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就可以。

可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孩子考好大学,有好工作才是一个阶段性的主要目标。

所以,像衡中学生这样,为了目标苦读,不丢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三年如一日的自律,本身就是了不起的能力和素质。

就像李松,考入外交学院后,他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参与过多项大型比赛和论坛。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首届中文谈判大赛中,他勇夺冠军和最佳谈判手称号。

2013 年 4 月,凭借个人力量,李松组织举办了首届北京市高校外交谈判大赛,吸引了 16 所高校参加,非常成功。

后来,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视察衡水中学,李松全程陪同,深得李部长青睐。

凭着努力学习,一步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改变命运,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所以,父母们在帮孩子选择教育路径时,也要认清: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孩子不怕高标准,怕的是没有帮助

衡中的墙上,挂满了条幅。

用追求卓越、如日中天、团结一心、同甘共苦等环境,给孩子们营造了一种信念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每天早上跑操时,孩子们会以班为单位喊口号,能喊多大声,就喊多大声。

既能锻炼肺活量,又是对高三紧张学习的一种发泄。

临近高考时,会有更多「贴心」的政策:

老师会自发「组团」,陪伴孩子一起跑操。

会为孩子购买统一的班服,自己也会统一着装,全程辅导孩子。

高考自习室更是提前布置,从卫生到环境布置,无微不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们会收到优秀毕业生发来的祝福视频。

关于考试心态、方法、技巧,老师也会多次,无微不至地强调……

这些琐碎的管理,其实,更是对孩子周密的帮助。

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孩子的鼓励和安慰。

就连睡觉时间,衡中都为孩子们「算计」好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衡中校长前段时间面对媒体采访时就说:

「人们看到我们 5:40 起床,却忽略了学生们是有一个小时的午休的,晚上 10 点准时睡觉,这是一个完整的时间链。」

能睡够 8 个小时,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是多么难得。

衡中的做法让我们看到:

高标准不怕,孩子怕的,是没有具体的帮助。

而对孩子最有力的支持,莫过于在每个生活学习细节上,给孩子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做法。

这是最能让孩子满怀信心,坚定地走下去动力。

节目看完了,思考却没有停止。

无论将来孩子做什么,选择哪一种职业,良好的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作家陶瓷兔子曾说:

「你不主动选择生活,便得被生活挑选。

你不掌控自己的生活,就只能眼睁睁地被别人左右。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赢,那就是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人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时间给每个人的都很公平,无论如何,同学们都要坚信:

好的前途里,饱含着汗水、训练与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十年后,我们也能收获,更好的自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