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地铁上争座大骂奶奶,对孩子最差的评价,就是“缺家教”

文丨禾禾妈妈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缺教养的孩子到底有多讨厌?

其中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对一个孩子最不好的评价就是“缺教养”3个字了,因为这不仅是对孩子的评价,还是对其父母的评价!

01

对一个孩子最差的评价,就是“缺家教”!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让我领教了没有教养的孩子是有多令人生厌?

视频拍摄于北京地铁上,视频中的小男孩,一直让坐在座位上的男孩站起来,奶奶不站起来,男孩就对着奶奶破口大骂道:“我警告你,你给我起来!你给我起来!!”

乘客见状劝阻道:“小朋友你哪个学校的?你做的让大家都看不惯,你知道吗,哪有这样给大人说话的小朋友,你这样做不对”

熊孩子边嘟囔“臭学校”,边指责乘客道:“干你的事去,不要管我”!

然后孩子继续朝自己的奶奶大吼大叫,奶奶也在耐心的教育孩子,但是都无事于补,奶奶最后无奈的说了句“缺家教”。

针对此视频网友纷纷留言:

“缺家教”

“惯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孩子这么大了,这样子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

……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公共场所往往是展现一个人“有没有教养”的最佳场所,对一个“缺乏心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同样是公共交通上,前文视频中的男孩让网友心生厌烦,而下文中的男孩却让网友心生温暖。

这个视频禾禾妈妈是在朋友圈看到的,视频中的男孩因为脚受伤,穿着拖鞋坐在公交车的后排,可是当男孩看到一位老人上车后,由于前排的乘客无人让座,于是男孩主动站起来让座,可是老人看到男孩脚上的伤后,就一直推辞,男孩却坚持给老人让座,直到有一位乘客给老人让了座,男孩才安心的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男孩的行为,朋友圈的网友纷纷为其点赞,还留言表示为人父母就要养出这么有教养的孩子。

有教养的孩子和缺教养的孩子差别到底有多大?两个男孩天差地别的表现,给出了我们答案。

02

一个孩子可以不优秀,但是一定不能缺家教

有教养的人,不仅能赢得他人的欢迎与青睐,还能帮助自己拓宽社交圈,从而更容易取得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反之缺教养的人,不仅让人心生厌烦,还会让人质疑其父母的品行,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你的孩子可以不优秀,但是不能没教养!

那作为父母如何才能带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洪兰说:“教养孩子一点都不难,它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你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会孝顺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资深教育家陈昕曾说“孩子的教养,源自父母的修养”,所以想要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父母就得先变成有教养的人。

教养包括很多方面,它存在于生活又隐匿于生活,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处事和社交行为中,教养是发自于个人内心、不做作的,培养孩子的教养,简单来说,就是培养父母本身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1.不嘲笑他人

什么是不嘲笑他人?简单来说就是尊重他人,因为尊重是教养的最大体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年龄小,很多行为都是没有意识的,没有恶意的,所以经常无意识的嘲笑他人,例如嘲笑摔倒的孩子,嘲笑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嘲笑不如他的孩子……

作为父母想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人?要教会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实际行动引导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他人,一旦发现孩子有嘲笑、不尊重他人的行为,父母要及时予以纠正。

尊重他人要从娃娃抓起,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在地铁吼奶奶的小男孩一样,从小没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长大后再管教就难上加难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2.不打扰别人

不打扰他人,就是让人最舒服的教养,而影响他人就是缺教养的表现。

什么是不打扰别人?就是公交车上不吃韭菜盒子,图书馆里不大声说话,和他人一起吃饭不吧唧嘴……

那么如何教会孩子不打扰别人呢?

教育专家表示:当父母有事时(例如客人到访、接电话、处理工作时等等),要明确的对孩子说“我需要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接电话或者陪我的朋友等等,这个时候你打扰我,对我来说是个问题,你能自己找一些游戏或者找一些事情玩10-15分钟,而不打扰我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通过语言帮助孩子感受到爱,并且让孩子学会尊重你的时间,如果你在忙自己的事情时,听见了孩子的干扰,你可以选择不回应,或者使用肢体语言回应,例如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让孩子知道,虽然你不会对他频繁地要求作出回应,但是你是爱他的。

当然,当你忙完手里的事情时,一定要抽时间陪孩子,并且要表扬孩子没有打扰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知道不打扰别人是一种美德。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事不遵守规则的孩子,终会自食其果,所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尤为重要,作为父母要从小告知孩子,该遵守哪些社会行为规范?

例如:先到先得,人多的时候要排队,不能随意插队,拿过的东西要物归原主,做错事要道歉,进他人房间要敲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年纪小,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不计后果的,所以作为父母平时要注意教育孩子,规范孩子的行为规范。

4.行为举止有礼貌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杰斐逊说:礼貌是后天造就的好脾性,它弥补了天性的不足,最后演变成一种近似真美德的习惯。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礼貌:例如见到熟人打招呼,临别说再见,得到他人帮助说谢谢,做了不恰当事说对不起……可是培养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父母长期的引导与教育。

首先要教会孩子什么是有礼貌的行为,例如告诉孩子对长辈说话要用“您”,见了认识的人要主动问好“叔叔、阿姨、奶奶好”,分别时要说“叔叔、阿姨、奶奶再见”,寻求别人帮助时要用“请”,得到他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说话时不插嘴,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次当孩子理解了什么是有礼貌的行为后,父母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孩子进行实景训练,例如安排孩子去给邻居送信、水果等,教他如何敲门,如何跟叔叔阿姨交流,反复练习,习惯成自然。

最后记住:当你发现孩子不礼貌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留心孩子的行为表现,对表现好的孩子,予以适当的鼓励表扬。

温馨提示:孩子教养源自父母的修养,只有遵守这个原则,才能培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写在最后:

一个孩子可以不优秀,但是不能缺教养!千万别让他人用“缺教养”三个字来评价你的孩子!因为这三个字不仅骂了孩子,更是批评了孩子的父母。

大家好,我是禾禾妈妈,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图文源于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标签: 孩子 父母 地铁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