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脾气暴躁的母亲,可能会毁掉三代人!悲剧往往是这样发生的!

都2020年了,竟然还有人在没完没了地指责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些满嘴心理学,动不动就拿原生家庭说事的人真该醒醒了。他们可能没想过,他们从过气公众号上搬运的说辞可能会伤透父母的心,也会耗尽自己原本可以用来前进的动力,还会给他们的下一代做出一个“遇到挫折就怪别人”的坏榜样。

在拿原生家庭说事之前,应该先搞清一点:心理学家让人们分析自己原生家庭,这一做法的初衷恰恰是让人通过对原生家庭的剖析,最终与父母达成和解。

很多人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算旧账,无非就是怪父母在他们年幼时过分严厉缺乏温情、过分打压缺乏鼓励,从而造成了他们的自卑、焦虑、内向。然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逃不过的大环境,在物质条件和育儿知识同样匮乏的年代,年轻的父母们只能在繁重的劳作之余参照上一辈以及周围同龄人的方法去养育孩子,他们已经尽力了。如今,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当年的父母已老,子女也已经长大,把旧事一遍一遍拿出来说,用所谓的心理学把父母驳得哑口无言甚至撕破脸皮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想让父母把他们塞回肚子重新生出来,按照现在所谓的“完美”的养育方法重新养一遍?

与其责备原生家庭,不如和往事干杯,放下过去、放过父母,好好和父母相处,别掌握了一点心理学皮毛就忘记了中华传统美德。要知道,包容父母的缺点、和父母好好相处也是世间最好的修行方法之一。

那些不断拿原生家庭说事的人,基本都已经是一个个具有深刻逻辑思维的成年人了,他们应该再去了解一点:心理学家让人剖析自己的原生家庭,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剖析自己的性格,弄清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更好的成长。

很多人遇到点挫折,就开始追溯童年,责备原生家庭伤害了自己,导致了自己成年后因为没有一个良好健全的人格而陷入了窘境。这些人真应该去多看看教育方面的书籍,教育学家指出,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观因素才是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爸爸妈妈怎么对待孩子很重要,但孩子自己的态度和选择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自己混得不好,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好嘛,不要再怪父母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生家庭或许真的给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是哪个成年人不带一点伤呢?又有谁能证明,带着一点伤就不能成就一个好的未来?父母的严厉也许造成了子女的焦虑内向,但也可能就让子女不知不觉中严格要求自己并形成了严谨踏实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对子女的发展难道没有好处吗?父母的“粗放型”养育也许让子女吃了很多苦,但吃苦耐劳、独立自主品格不正是职场上最受欢迎的品格之一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说完了父母和自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些不断指责原生家庭的成年人,很多都已经组建新的原生家庭了。他们真应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那副喋喋不休指责上一辈、把自己的缺点都归咎于上一辈的样子,这本质上其实是一种精神啃老;这副嘴脸孩子也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如此下去,孩子将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呢?为了孩子,赶紧闭嘴吧。

所以,用现在最流行的话来总结一下:老是拿原生家庭说事那真是“不讲武徳、欺负老同志”,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也为了下一代,还是“耗子尾汁”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