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二胎家庭的残酷真相,第2个就刺痛我了

作者|林静

来源|小十点(ID:sdikid)

最近刷《亲爱的自己》,有一个情节真的很扎心。

剧中张芝芝的婆婆,总是软磨硬泡催着张芝芝生二胎。

甚至还给芝芝熬了“秘制中药”,想让芝芝一举得男。

几次之后,芝芝无可奈何,跟婆婆算起了育儿账:

“不是我和刘洋不想生,是我们实在是养不起了……”

夫妻两人的工资一个月加起来两万一,房贷每月6100,吃饭3000,养车1500,女儿雨薇的早教幼儿园费用8000。

加上水电、网费、交通费500,每月硬性支出19100,工资就剩一点点。

还不包括额外的衣服添置,偶尔给孩子买点玩具。

哪里还剩多余的钱“养二胎”呢?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慨:

生二胎,真的不是一件动动嘴皮子就够了的事情。

不仅是多了一个孩子的吃喝拉撒,更是多了一份养育新生命的责任。

而越是理性的父母,越懂得从以下这5个方面进行考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1

父母相爱,

是生二胎的定海神针

一个岁月静好的二胎家庭,少不了父母之爱的包裹。

陈小春和应采儿,是娱乐圈出了名的恩爱夫妻。

他们结婚的时候,陈小春当天写下一份“卖身契”,承诺:

我每个月的收入都交给你,我的零花钱由你来支配。

家务我来打理,生男孩女孩都随你

……

2013年,大儿子Jasper出生了。

陈小春为他取名陈胤捷,陈=陈小春,胤[yìn]=应采儿,捷=结婚(或者爱情的结晶),陈与应的爱情结晶。

也正是因为父母相爱的家庭氛围,才孕育出可爱又机灵的Jasper。

而今年的5月份,应采儿和陈小春官宣喜提二胎,等同于又“复制”了一个幸福的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

父母不相爱,遭罪的是孩子。

我们要明白,多生一个,不是把一份爱分给两个人,而是要给两个孩子两份爱。

爱意产生爱意,不相爱的父母,给予孩子的只有童年的冷漠和一生的匮乏感。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的,他会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不受欢迎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兜里有钱,

是二胎生活质量的保证

爱有了,钱也不能少。

想必大家都听过,养一个娃,就像是养一只“四脚吞金兽”,啥都很费钱。

还记得之前的搞笑喜剧《西虹市首富》。

沈腾饰演的王多鱼意外继承了他二爷留下的300亿巨额遗产,同时又和财务助理夏竹在相处中萌发了感情。

两人欢欢喜喜去周游世界,回来后,发现意外有喜了。

他们本想把财产裸捐出去,后来因为肚子里的宝宝踢了一脚,才醒悟过来,得留点养娃钱。

原本打算五分钟一张纸搞定的养娃预算,最后变成了长达10多米的大账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月嫂、尿不湿、奶粉,到钢琴、游泳、轮滑、家教,再到孩子恋爱、结婚、房子、装修、买车......

事无巨细,一一罗列。

对了,还有个附加题,万一要生二胎怎么办?

搞笑喜剧瞬间变成扎进生活的现实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说养一个孩子,是花钱如流水,那么养两个孩子,就是花钱如洪水。

所以必须得考虑,多养一个,老大的吃穿用度是不是会被缩减?

老二是不是只能随便养养了?全家的生活质量是不是会大打折扣?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最奢侈的支出,再多一个娃,就是“奢上加奢”。

只谈“生”,不谈“养”,那都是耍流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靠谱外援,

是抚养二娃的得力助攻

多人帮忙带娃vs一个人带娃,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妈后,才知道,属于自己的咫尺与天涯,早就全部给了孩子。

一个人带娃的体验,就是得时时刻刻准备“战斗”:

一个人要带孩子外出,给自己穿上干净漂亮的衣服,一不注意孩子小手就给衣服盖个脏章;

一个人要上个厕所,孩子不辞辛劳地在门外哭唤着你;

一个人生理期不舒服,这边痛得死去活来,那边孩子一饿肚子就嗷嗷大哭,安静不下来;

一个人要炒菜做晚饭,孩子却静悄悄地,一看在作妖,再晚点连墨水都喝上了;

一个人带娃,永远停不下干活的手,永远收拾不了垃圾与玩具混搭的地板,永远睡不好一个安稳的觉。

从来都是日夜颠倒,黑眼圈至上。倘若这时候,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看娃,那简直就是“救命之恩”。

既缓解了精神压力,也减轻了经济压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带娃,小家会面临妈妈要么失去收入在家带娃,要么花额外的钱请阿姨帮忙带娃的双重抉择。

缺乏祖辈们的外援,又只剩忙碌的老公,凭自己一人之力,真的要好好思考,是否能担下养育两个孩子的重任。

一个孩子,尚且鸡飞狗跳,两个孩子,岂不是要世界大战?

三思而后生,既是为自己的生活考虑,也是对两个孩子的人生负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多爱老大,

是促进两娃感情的好手段

还记得奇葩说之前的一个辩题:生二胎,该不该经过老大同意?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小孩子懂什么,哪里有必要征求他的意见。

实际上,经不经老大的同意,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这个辩题的深层意义,更在于:

如果老大不同意弟弟或者妹妹的到来,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予老大足够的爱呢?

所以才让老大觉得,弟弟妹妹就是来抢走爸爸妈妈的。

正如傅首尔所说的:

“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

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不该去指责那些“说不同意”的老大,孩子的不安与张牙舞爪,问题或许出在父母身上。

父母怎么爱老大,老大就怎么爱老二。

对待“不喜欢弟弟妹妹”到来的老大,父母更应该用爱去融化他内心的无助和恐惧。

当孩子内在安全的体验越来越多,无助感越来越少,自然就不介意把自己的爱分享出去。

爸爸妈妈足够关爱老大,尊重老大,老大就有丰盈的爱去陪伴老二成长。

彼此互相滋养,让爱在家中流动起来,才能营造出养育两个孩子的良好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

妈妈不忘记自我,

才是养育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俗话说,育儿亦是育己,养育孩子也是为人父母的自我修行。

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过:“在成为母亲前,我首先得是我自己。”

在央视访谈《面对面》里,她说自己刚生下孩子的那一年,也是个极度迷茫的妈妈。

生活的重心一下子全变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考虑孩子,每天都得围绕孩子团团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董卿尚且如此,我们身为平凡普通的妈妈,更是手忙脚乱,甚至会因为没有照顾好孩子而自卑自责。

当妈妈的,一定要多分一些爱给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因为拥有自我的妈妈,是对孩子生命力最好的祝福;

拥有自我的妈妈,才不会把孩子的人生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真正的母爱,是孩子幼年时期的亲密无间,也是孩子长大后的得体退出。

所以,我们在想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不管是养育一个孩子,还是多个孩子,都会有甜蜜与痛苦的交织、欢喜与难过的更替。

生二胎,不是一场模仿秀。

当我们又想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的考虑:

我们真的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养育一个孩子吗?

家里的经济基础能负担起两个孩子吗?

我们有自信平衡好两娃之间的爱与关系吗?

本文来源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