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如云,留汉的大学生有多少?真实情况不容乐观

武汉,别称江城,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武汉市境中央,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交通条件极为便捷,有“九省通衢”之称。

武汉的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武汉也是一个大学“魔都”,整个武汉市布满了80多所高校,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一百万,大学生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但是有人说,每到毕业季,武汉就成了空城,很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会选择在武汉就业,这也是让政府十分头疼的事。

那么武汉高校如云,留汉的大学生到底有多少?真实情况真的这么不容乐观吗?

根据数据统计:2007年毕业生留汉发展的比例为55.3%,2008年为52.19%,2010年为 50.7%,2011年跌破50%,仅为47.04%,而到了2018年,留汉比例已经降到了40%,武汉大学生基数大,即便是40%的比例也不少了,但是我们要思考大学生留汉比例逐年下降的原因。

实际上,武汉的毕业生留汉率在全国并不算很低,可以排进前10位,比如2018年就排名全国第8,排名第1的是北京。

但是武汉最著名的两所高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留汉率仅为20%左右,这也可以理解为人才大量外流,毕竟这两所高校汇聚了武汉最顶尖的学子,这种情况显然不太乐观,那么原因是什么?

经济发展水平受限

武汉虽然是中部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上广深、长三角等地区还存在差距,特别是毕业生工资偏低,起薪低于5000元,工资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差距,但是消费水平却不低,而且房价最近几年也在大幅上升中,这种工资,肯定对大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必然追求更高的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产业结构受限

武汉近些年的发展,主要是以工业为主,其中汽车业、化工业、钢铁业等制造业比较发达,但是,大学培养的是各式各样的人才。对于这个偏理科的产业结构,很多文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产业结构受限也从一定意义上抑制了大学生留汉的比例。

不过,好在武汉的光谷近几年吸纳了不少高端人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城市文化受限

曾有人调侃,武汉是“满城挖”,武汉是“全国最大的县城”。

调侃归调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武汉城市规划混乱、脏乱差等事实。

也有人说,对于外地来武汉读书的大学生,很难会爱上这座城。究其原因,就是武汉的码头文化,文化传统不统一,讲究哥们义气,也带着一些粗俗。比如一些武汉人说话,口中喜欢带渣子,显得素质不高。

武汉文化让很多外地人有种茫然无措的感觉,比如让你说出武汉的文化是什么,就很难归纳。武汉融合了多方文化,东西南北的菜、休闲文化都有,甚至有人说,到了武汉只记住了热干面,当然,我们不能对一个城市一味地说三道四。

武汉这些年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大学生比较集中的武昌,发展得十分迅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气候受限

武汉的气候,我只能用“神奇”两个字来归纳。

武汉是一个只有夏天和冬天的城市,夏天热死,冬天又冷死,从夏天到冬天,可能只需要一晚上的时间,因为一晚可以降温十几度。

武汉夏天是火炉,很多人难以适应,到了冬天又没有暖气,那种湿冷也让很多人无法适应。气候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有些人不愿意留在这座城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结

武汉市大学生留汉比例逐年下降是事实,如果不加紧制定相应政策,恐怕很难抑制住这种趋势,好在武汉已经制定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前就选择留在了武汉。

武汉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曾经的“大武汉”,最近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快,也希望武汉发展得越来越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