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式教育,是父母最大的罪恶

1

最近,以写动物小说著称的作家沈石溪,其作品中“异性相吸”的内容再次引发了争议。

有家长表示,这些内容“简直不忍直视”,“幸亏没给孩子买”。

沈石溪则回应称,认为内容”无伤大雅“,但如果家长认为不适合年龄太小的孩子观看,他也可以在出版时进行修改。

看完报道,其实我对另外一位家长的看法最为认同:

“我也特意去把那一段拿出来看了一下,如果断章取义地去抽出这一段,就会觉得越看越有问题,但是我觉得放在整篇文章来讲应该还好。”

确实如此。

有争议的这段话,在整部作品中,其实不值一提。

这部作品传递的,孩子所感受到的,更多还是动物之间也存在的真善美。

反而,部分家长对这些内容的极度排斥,引起了我的担心。

按照这些家长的逻辑,不让孩子们看“异性相吸”,是为了保护他们。

是避免他们想入非非,避免他们早恋,避免他们性早熟。

但是,难道动物就不能谈恋爱?

此刻,我真的很想跟这些家长说,以后别让孩子看《动物世界》了。

在我看来,这种“保护”,实际上已经是一种伤害。

今天的孩子,不是看太多“低俗”内容的问题,而是性教育缺失的问题。

家里一起看电视剧时,碰到人物亲密的情节,家长会迅速换台。

13、14岁的小女生,第一次来月经还以为自己得了绝症。

孩子是“捡回来的”,又或者,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如此种种,直接就导致了,这一代的年轻人,对“性”的认知是模糊的。

所以,孩子们不知道,怎样算是被猥亵,怎样算是性侵犯。

很多人不赞成的婚前性行为,也在孩子认知模糊时,便稀里糊涂地发生。

以上,在现实当中,都已经是司空见惯。

而在家长看来,这却成了一种“保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实际上,这是“过度保护”——这种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独立发展。

《黑镜》第四季里,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大龄产妇玛丽,生下了自己唯一的女儿萨拉。

三岁时的一次疏忽,让萨拉差点在公园里失踪,这让玛丽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因此,她参加了一个名为“方舟天使”的项目,在萨拉身上植入了智能芯片。

通过一个平板电脑,玛丽可以监控萨拉。

最重要的是,她可以屏蔽掉,一切不希望萨拉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于是,电视里士兵开枪的镜头,邻居家凶猛的大黑狗,在萨拉的眼中,都不过是一片马赛克。

甚至,就连外公去世时,玛丽流泪的样子,都被屏蔽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希望萨拉可以永远地开开心心。

殊不知,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因为没有体会过悲伤、恐惧、痛苦,萨拉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负面情绪。

她变得冷漠,沉默寡言,在学校里格格不入。

因为好奇血是什么颜色,她用笔戳穿了自己的手指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她发现,连她自己的手指,都成了马赛克时,她歇斯底里地崩溃了。

故事的结局,是玛丽尝试放弃过监控萨拉,后来却还是忍不住拿起了平板电脑。

萨拉再也无法接受母亲的“保护”,选择破坏平板后,独自一人离开这座城市。

玛丽,则只能看着破碎的平板电脑,永远失去了萨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片中的玛丽,不就是现实中不少父母的缩影?

在他们眼中,现实世界很危险,孩子却很脆弱。

所以,这不许去,那不许做。

他们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上、含在嘴里”。

最终,就导致了潘多拉效应——也就是“不禁不为,越禁越为”。

在孩子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作用之下,父母与孩子成了对立的双方。

保护,成为了伤害。

原生家庭,也成了孩子一生想要反抗和逃离的地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最让人担心的是,孩子还可能会成为“玻璃人”。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一个妈妈因为30岁才生了一个孩子,所以特别担心孩子有事。

所以还没出生,她已经买好了进口的消毒锅。

出生后,奶瓶、餐具,每天三次放入消毒锅内蒸汽消毒。

玩具也是天天用消毒水擦得干干净净。

还把毛巾分成了口水巾、洗脸毛巾、擦身毛巾、洗脚巾等,足有6条之多。

平时,孩子身上有一点脏东西,她都会立即用消毒湿巾擦掉。

外出游玩,也会选择一些环境好、人少且档次高的地方。

可结果是,到了2岁的时候,孩子却经常起红疹易、动不动就拉肚子。

去了医院才知道,原因就出在她对孩子的“洁癖”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体的免疫系统,其实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

适应免疫就是人体在不断适应外界中锻炼成长而来的。

生活在“无菌环境”里的孩子,只会失去对细菌的抵抗能力,成为不折不扣的“玻璃人”。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身为“玻璃人”,不知道人情冷暖,不知道人心险恶,不知道人世艰难。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是没法控制脾气的火药桶,成为人人见而远之的异类。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不谙世事的“小年轻”,容易被PUA的“傻白甜”。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考试作弊被发现,便心理崩溃,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退一万步来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像以前一样,关掉电视,藏起书本,便能与外界隔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随便打开手机,走在街上,在地铁里、公交上,你都可能遇到你认为的“少儿不宜”的内容。

它可能只是一个丰胸广告、内衣广告、健身房广告。

越是试图将孩子藏起来,只会越让孩子与时代脱节,越容易被时代淘汰。

保护没有错,但保护的重点,不应该是拒绝接触。

而是要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三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

答案,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不要再扮演一个保护者,而是成为同行者。

作为保护者,是要不顾一切地为孩子遮风挡雨,让ta免受任何伤害。

作为同行者,则是在一方受伤时,永远作为坚实的后盾,提出建议,给出支持。

其余的时间,便是要让孩子学会碰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碰一碰,那堵名为“失败”的墙壁。

让孩子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重拾勇气比一次两次的成功更加重要。

碰一碰,那堵名为“别离”的墙壁。

在别离中,孩子会更懂得团聚的可贵,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碰一碰,那堵名为“受伤”的墙壁。

摔了一跤,等伤口长好了,身体只会更加强壮。心灵受创后,修复以后,精神也只会更加强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没有被暴风雨洗礼过,不会知道阳光的美好;

没有生过病的人,不会知道健康的重要;

没有直面过人心险恶,不会知道善良的难得;

没有见过黑暗,便不会知道光明的可贵。

......

总之,父母们,请不要把孩子永远捧在手心、含在嘴里,让孩子多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曲折吧。

终有一天,雏鹰会展翅翱翔,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童书中动物“异性相吸”片段引争议,作者沈石溪表示无伤大雅》扬子晚报

《洁癖妈妈反让孩子患过敏症 专家:无菌容易生病》武汉晚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