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上清华的学霸刘倚帆,父母分享育儿秘诀:从小学开始培养能力

2020年的高考中,以705分考入清华的学霸刘倚帆,实际上在初中时的成绩只属中等,甚至还有成绩排名靠后的单科。

最终孩子能够逆袭,既来源于高中阶段的稳扎稳打,也来自于从小就培养与练就的好品质,让刘倚帆能够经历初中时的低谷而不气馁。

说到对儿子的培养,刘倚帆的父母分享了培养孩子的育儿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也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思考。

一、要有自信,从小开始培养,小学前后找到优势

古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金顶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就是自信。

自信贯穿了孩子教育的始终,在不断的日积月累中沉淀,成为孩子的品质。

在刘倚帆还不满一岁时,父母就买来许多识字挂图和卡片,有意无意的教他认字、阅读。到了三岁,刘倚帆已经能认很多常用字,并且会自主阅读。有一天,他自豪地向父母展示一份幼儿园的小报,告诉他们,“这是发给会识字的小朋友的。”

读小学时,班里举办“做最好的自己”的活动,对父母启发很大,他们发现,孩子需要的,只是自己与自己比,只要在自己能力和专长范围内努力并做到最好,就没有纠结和遗憾。

小学四年级时,刘倚帆尝试学习五年级的奥数,结果发现他的表现非常好,从此以后,孩子就不再惧怕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竞争。

当刘倚帆初中成绩不理想时,父母选择了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且鼓励他加强自信,分析原因,加以调整。

最终,孩子不负所望,成功实现自己考上清华的梦想。

要获得自信,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

同时,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引导孩子拿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比。

自信的孩子,是从小由点滴自信的表现所累积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自信会产生自律、专注等好习惯,因为相信自己,因此也相信能够自我控制,能够认真专注,这些都能促使孩子孵化更多好的品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呢?小学阶段,我们如何面对孩子学习与成长中的焦虑呢?

二、自律与专注:“专注产生自律 ,自律给你自由”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发现其特点和优势,并加以强化。

正如名家所说:

“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父母发现,刘倚帆自小就做事专注,他们开始引导他把这个优点用到学习上,要保持专注并不容易,父母经常告诉刘倚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有问题尽量独立解决。

实际上,专注来自于科学的家庭教育,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利用亲子共读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通过专注来提升学习效率,也让孩子学会自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此,“专注产生自律,自律给你自由”就成为了一对好习惯。

刘倚帆的父母引导孩子,做人做事要有度、懂克制,并且能够分配好学和玩的时间。就这样,从小学开始的这些习惯,让孩子基本没上过辅导班,学习完全按学校和老师的节奏来完成。

哪怕是高考,也会在每晚9点半就基本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和计划,10点准时睡觉,为第二天的学习,提供了高质量的休息品质。

那么,我们懂得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吗?会引导孩子建立时间管理能力吗?

三、阅读打下基础,知与行相结合,小学开始持续进行

对刘倚帆的阅读,他的父母非常重视,不仅从小就亲子共读与识字,并且清楚的知道,就算孩子当时不理解记不住,但总有一天会量变产生质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不仅给孩子带来更多自信,也给孩子打开了一扇奇妙的门,给想象插上翅膀,让孩子爱上阅读。

因此,阅读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任何想象,一定是建立在眼界、知识与实践的基础之上。

每到假期,刘倚帆的父母总会带上他,出门旅游,或下地体验,或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千方百计的让孩子获得接触身边世界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平常的学习之外,假期也要利用起来,学与行共同进行,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与孩子亲子共读,请越早进行越好,直到孩子形成自主阅读,成为习惯。

四、信任并非放任,自信更非盲信,小学起就要学方法讲技巧

对孩子的方方面面了解得越全面越具体,父母越明白孩子的成长规律,也就越能把握信任的尺度和该褒该贬的方向。

在学习上信任孩子,源于这些方面:

1、有自己的学习思路与方法,刘倚帆在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的策略:均匀发力,保持节奏,正是这样自信的表现。

2、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与老师配合了解孩子的情况,随时沟通。

3、针对问题不要泛泛的指责批评,而应该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进行具体的落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最佳的时机是小学阶段,因为到了初中,我们往往对孩子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学时最容易塑造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要忽视。

五、尊重是沟通的基础,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沟通成功

不受尊重的人,难以有自信,家中长辈的教诲,大人有大人的脸面,小孩有小孩的脸面,唯有顾及孩子面子的交流,才能被他接受。

但是,如果孩子不跟你沟通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先要找孩子可接受的话题去交谈,去聆听,感知孩子的心理状态,在共情中获得共鸣。

其次,发自内心尊重孩子,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并不能真正说通孩子,要慎用。

最后,孩子如若已经思考清楚,明白选择,我们给予尊重与支持,他也会为此而努力,证明自己所做选择是正确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难的往往在起步阶段,今天的成功一定来自于昨天的努力。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上同样如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孩子的成长,父母责任重大,压力与焦虑都让我们无法从全局来看待孩子的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刘倚帆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发现,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刘倚帆的父母的做法,是一个全局式的布局:

用亲子共读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用发现优势来建立自信,用信任与放手来强化孩子责任心,用沟通与尊重来奠定互动的基础。

所以,一定要懂孩子,并且抓大放小,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之路。

只要教育有章法,成长就可期,努力不一定成学霸,但不努力肯定与学霸无缘。

我们不误孩子,孩子必然不负我们,祝愿家长们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们!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