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有所很牛的大学,被誉为“东方哈佛”的圣约翰大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圣约翰大学的校训

提起“哈佛”二字,所有人的脑海都会想到美国的哈佛大学。的确,它是一座非常知名的世界级学府,是众多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更是成功人士的标志。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曾经的中国,也有一所很牛的大学,被称为“东方哈佛”,它就是圣约翰大学。

其实,对于圣约翰大学,可能知道的人很少,毕竟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但不管怎样,圣约翰大学还是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值得我们后人去追寻它的足迹,探知它的价值。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圣约翰大学,一起走进那梦想大殿堂,看看它到底有何魅力,竟然能被称为“东方哈佛”

辉煌建校

都知道,近代中国有大量的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文化、科技技术等传入到了中国,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而施约瑟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是美国圣公会上海教区的主教。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被苏州河吸引的施约瑟突然灵感一现,想在此建立一所大学。但想法归想法,该如何让它成为现实呢?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当初的这个决定竟然影响了中国以后的教育发展。

其实,圣约翰大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本来的名字并不是此,而是圣约翰书院。

在1879年的时候,施约瑟将圣公会原辖培雅书院(1865年)和度恩书院(1866年)合二为一,开始兴办圣约翰大学。当年的4月14日,圣约翰大学开始动工,到了9月1日开始招收了第一期学生,共39人。

刚开始的时候,圣约翰大学本着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方向,不仅免收学生的学杂费,还免费为学生提供住宿和日常的生活用品。

即使有如此优厚的条件,办学的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学校建成了,要设立哪些学科呢?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圣约翰大学在刚开始的时候,设立了三类学科,分别是西学、国学和神学,并以上海方言授课。

其实,对于这样的安排,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一个外国人在本地办学,肯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从此也可以看出施约瑟的信念,以及对办学的坚定决心。

而后圣约翰大学有了一系列的发展,比如:医科由同仁医院院长文恒理创办,开创了西医教育的先河;美籍英语教师卜舫济开始完全用英语上课,并出任圣约翰大学校长,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不解之缘

其实,缘分这种事情真是难以想象,可能不只是施约瑟,就连卜舫济应该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并将它办得有声有色。

那么,卜舫济与圣约翰大学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缘分呢?当时22岁的卜舫济为传教来到了中国,受到了施约瑟的接待,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传教生涯。

刚到中国的卜舫济什么都不懂,为了尽快地适应中国,他住在了一个农户家。但是因为当地人对外国人不是很熟悉,以至于卜舫济被称为“野蛮人。

于是,为了融合到当地人的世界,卜舫济开始穿中国人的衣服,学中国文字,说中国话等等,时刻都在模仿当地的中国人。最终,在卜舫济的坚持下,他彻底变成了一个“上海通”

都知道,施约瑟是圣约翰大学的创始者,更是该校的校长。所以,由于施约瑟的关系,卜舫济在学校教授英文,从此与圣约翰大学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紧接着,两年之后,卜舫济接替了施约瑟的位置,成了圣约翰大学的第二任校长,并进行了全面改革。

首先,卜舫济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大力推行英语授课,使圣约翰大学成了“全中国最适宜学英语的地方”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化学、物理、算术等课程,并引入了先进的大学理念。最终在卜舫济的主持推动下,圣约翰大学成了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学,而这种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交融正如它的校训一般,前者是西方特色,后者是中国传统文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约大特色

正所谓精益求精,只有把一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于卜舫济来说,圣约翰大学就是他的事业,他一定会尽所能办好这所学校。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深厚,但现有的制度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所以卜舫济特别注重以西方知识和方法培养中国的新一代精英,坚持奉行“广博之自由教育”的原则,倡导文理兼容,德、智、体、美四育并进的“全面教育”,以此来改造中国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道德伦理教育

首先,“光与真理”校训的出现。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训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所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训,就好像人没有了灵魂一般,如同行尸走肉。所以圣约翰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拥有自己的校训,成就新式人才,用自己所学服务于社会,实现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

其次,卜舫济特别注重言传身教。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卜舫济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每到周末,他都会邀请学生聚会,畅谈心声。

但更重要的是,卜舫济在日常行为上严格要求学生,制定出了各方面的校规校纪。比如,卫生健康、学校公共财产等,足见卜舫济倡导的是一种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学生能力培养

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死板,不灵活,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出来的学生也感觉没有活力,对知识的运用不怎么熟练。

因此,卜舫济决定进行改革,一方面他大力倡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亲自编写了《自然科学初级读本》和《地理初桄》等教材;另一方面他倡导学生组织各种活动,各种课外训练,用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如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自治会。

3.倡导体育锻炼

因为卜舫济注重的是西方教育,所以体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卜舫济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的体育观念,不仅组织学生每周日早上做15分钟哑铃操,还在周一、三、五的时候进行军体操。更甚者,他把兵操列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除此之外,圣约翰大学为了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专门设置了优胜奖,并对获奖的学生给予学校运动队队员特殊的伙食待遇。之所以如此,因为在卜舫济看来,体育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它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实力,更与国民的品格紧密相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注重培养美育

现在社会家长们都会想着让孩子上个兴趣班,有个自己的爱好,如音乐、美术等,而那时的卜舫济也是一样的心理,他希望在圣约翰大学上过学的学生都能多才多艺,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刚开始的时候,卜舫济选择与圣玛利亚女校,通过组织男女唱诗班,对学生进行西方音乐的启蒙教育,不仅有利于学习英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和音律。

到了1902年的时候,圣约翰大学专门成立了歌唱会。

当时,在音乐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西方的音乐有了很大的兴趣,并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此外,圣约翰大学还组织了各种活动,如图画练习会、大学歌会等,都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百年约大

都知道,中国一直实行的是科举制度,但如果取消了它,中国的教育将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而圣约翰大学正好弥补了这个空隙,帮助中国教育有了更好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大学开始于教会大学,而教会大学则开始于圣约翰大学,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卜舫济,如果没有他,那圣约翰大学怎能如此辉煌?它不仅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真正称得上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备受世人瞩目。

当时,在卜舫济的不懈努力下,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名校,都愿意接受圣约翰大学的学生,甚至耶鲁大学还同意免试招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顾维钧

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比如外交界的施肇基、顾维钧、颜惠庆;法学界的史久镛;实业界的吴仁基、经叔平等;教育界的张伯苓、陶行知等......他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曾经,卜舫济邀请孙中山到圣约翰大学演讲,当时孙中山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主国家的基础就是教育,只要人民需要学习,你们就有责任去教育他们,你们要把所得到的给予他人。

其实,这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也是教育的力量所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