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生自杀”引发社会“反思”

最近,在大连理工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并发微博称,“120来了也无济于事,抢救不回来”。

这件事在微博持续发酵,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他在自己死亡时还想给社会做一点贡献,“该拿的从身上都拿走了,剩下的全部都埋进土壤里,肥沃土地”。这样一位在死亡时还想着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怎么会想到自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高学历的人做出这么极端的事,草草了结了自己的生命。类似同样类型的事件在这几年时有发生,乃至蔓延到高中生、小学生,例如“大学生跳楼事件、高中生压力过大纵身一跃、小学生因被收手机,跳楼自杀”。这些事的发生,值得社会思考。

一、学校的管理不到位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东北比较有名的学府,在各领域都是比较的突出,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高要求下,学校的管理并未及时跟上。只是简单粗暴的以高严格的毕业要求,去管理学生,只为达到要求的目标。导师在学校的中压下也只是疲于完成自己的研究和学校的各项指标,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没有及时疏导,导致心理问题累积,没有地方可以舒发出来,最终压倒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学生自杀的悲剧。学校不光只是学知识的平台,还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导师。因此,学校要多管齐下,不能只是强调单方面的强,更要注重学校的管理,学生心理的辅导,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二、家庭教育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宠,娇生惯养,顺来张

口,从未吃过一点儿苦,任何事都是家里安排妥妥的,未受过一点儿压力,进而导致其心理素质极差,一遇不顺心的事,就崩溃,不知所措,没有一点抗压能力。家庭的溺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毒瘤,一个家庭没有好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大学生自杀、小学生被收手机,跳楼自杀.......要避免这些不幸,关键是家庭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要经得起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太执拗一件事等,这些都是每个家庭都要重视的。

三、学生面临什么样压力

学生做出极端的事,不免是因为其感觉压力过大,压得喘不过气。在大多数人眼里,学生根本没有什么压力,就只是读读书上上学,其实不然。学生面临的压力是各方面的。平时未认真学习,临到快毕业了,要完成导师和学校的要求,才能顺利毕业或者完成的事一直未达到导师的标准,重做很多次,又或者想着寒窗苦读几十年,毕不了业,对不起家人的养育,对不起父母的期望。这些无形的压力重重压在学生的身上,无处释放,导致学生走上了极端。这类似的是不光发生在大连理工,在其他学校也有发生。因此,生活中只要人活着,就会有压力,压力随处可见,要学会调控自己,释放压力,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大学生自杀”要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学校、家庭、个人的因素都是导致其自杀的因素。他只是一个被一次次失败逼上绝路的普通人,他只与我们相隔一条马路,他是很多人中的一个,但他最终没能走下去。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在更多人身上。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