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都想让孩子进体制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消息

大家要先知道一点: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通常都是非常追求实际的,他们真的是喜欢这些单位吗?不一定,但这里面有着他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你可以不听,但不能完全否定,更要认真参考!

很多家长都跟孩子说:以后考个公务员多稳当啊;以后当老师多好啊,还有寒暑假;学医多好啊,以后当医生多好啊,人不可能不生病,当医生永远有饭吃。这都是从实际出发。

其实我非常理解学生们为什么烦家长们说这样的话,但高三学生,17、8岁,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天天想着以后要建功立业,听到这样的话肯定反感。但当你以后面对就业买房丈母娘的时候,你才会知道父母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父母喜欢类似的职业,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的特殊经历,所以追求稳定,二是这些职业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三是他们对专业、就业落后的固有认识。

父母那个年代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体制内单位的偏向。因为我们父母辈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当初的集体制社会。那个年代的人更加向往“集体”,其实就是所谓的“公家”。经历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再就业潮的人会更加印象深刻。

而随着现在的发展,他们会看到国企、医院、学校、公务员的“旱涝保收”,尤其是今年疫情的情况下。他们也见过民企的失业风险和竞争压力,就连顶尖企业也会通过一些手段淘汰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他们更偏向就业稳定、背靠国家这棵“大树”的体制内就业。

再说一下社会美誉度,其实就是社会评价,再说直白点就是出门跟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会羡慕。尤其是警察、教师、医生这些职位。因为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为人民服务的属性,一般说起这些职业都是赞美的。而且这些职业谁也离不开,社会没有警察保护大家行吗?没有老师教书育人行吗?没有医生救死扶伤行吗?都不行!

而且这些职业如果在一些小城市,尤其是经济水平一般的县城,绝对是当地社会地位高、收入水平高的职业。因为出了这些,真没有什么好的工作了!而这些职业的人,无论是跟邻居吹牛,还是出去相亲都很有优势!

而且其实很多家长都会干一件事,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表面上开开心心的讨论自己孩子在干什么?如果你去听一听你就会知道,公务员、国企、教师、医生这些职业就是自带光环的。如果孩子是干这些工作的,家长一般都很有底气。这个问题我们没必要去说太多,自豪感、幸福感本来就是要通过对比才会产生的。

最后一点,其实很多家长推荐孩子学师范、学医、或者其他好考公务员的专业,其实都是因为除了这些专业,其他的他们可能接触的很少,根本就不了解。很多行业可能诞生没几年但就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当初的“大哥大”那是典型的奢侈品,身份的象征,到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变成了大众化的商品,不过也就短短30年,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行业就更是如此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此之外,现在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比如电商、新媒体、物联网、供应链等等,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新颖,他们也不懂这里边究竟前景怎么样。只会用旧思维去看待,得出不稳定、有风险、没前景的结论。而在像一些过于新颖的职业,在他们看来,几乎就等于“无业游民”或“不务正业”。尤其是一些不用到公司办公室里上班的,那就更是如此了。

对于父母的建议,我们不要排斥,因为这是在社会上波爬滚打多少年总结下来的经验!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要参考一下父母的建议。尤其你的父母就是相关从业者,他不仅仅是考虑现实问题,也是在考虑自己的资源以后可以为你“铺路搭桥”。但作为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真有一些人是那种自己有一个梦想,但不当初没实现,想让孩子帮忙实现的。

孩子与父母之间,在选择专业这个问题上,要充分沟通,丢掉自己的旧观念,要不然填志愿那个月肯定会产生大量的家庭矛盾,尤其是有些家长过于武断,会强制要求孩子必须听从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至少有一方以后会后悔的!

标签: 公务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