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都有这6个好习惯

新学期来了,孩子要想学好数学,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至关重要。

在辅导学生时,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潦草、审题不认真、作业马虎,常把数字、运算符号、书写格式写错。

相反,另一些学生虽然他们的智力并不突出,学习能力属于中等,但他们的学习态度较认真,结果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超过前者。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至关重要。

1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题面的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

因此,在教导孩子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2

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要教导学生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3

培养认真估算的习惯

估算是保障计算准确的快捷手段,但现在不少教师认为估算很少作为考试内容而不予重视,这是十分错误的。

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各种时机,有意识的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积、商的规律。如 2040 ÷ 40,估算时将 2040 看作 2000,把 2040 ÷ 40 看作 2000 ÷ 40 来估算,可用来检验计算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让学生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4

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同学做得快、算得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地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同学不假思索地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同学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

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5

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

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决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6

培养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和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

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常抓不懈。

以上6条,你都做到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标签: 数学 作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