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参加观摩会,吐槽幼儿园饭菜少,老师:真不是抠门,为了娃好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大部分父母还是不放心的,孩子究竟能不能吃好,玩好,学好,家长在外面根本不了解。为了孩子,很多爸妈不惜花大价钱,把娃送进优质的私立幼儿园,觉得昂贵的保育费似乎是一种心理安慰,但真看到幼儿园里面的景象,爸妈的心可能会凉一截。

宝妈参加观摩会,吐槽幼儿园饭菜少,老师:真不是抠门,为了娃好

这天,宝妈苏慧所在的家长群里接到一条信息,幼儿园邀请家长们入园,参加“观摩会”,看看孩子们平日里是怎么上课,怎么游戏,以及怎么吃饭的。本意是让家长更了解孩子们的状态,也是“家园共育”的实验。

苏慧第二天特意请了假,准时到了幼儿园。所有的安排苏慧都很满意,只是到了午饭时间,苏慧和家长们一起,围坐在小饭桌边,和孩子们一起品尝饭菜。

苏慧和家长们普遍觉得,这饭菜的量给得也太少了,很多孩子们在家里吃的可远远比这个分量多。而且午餐前,10点左右的加餐水果,被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个孩子只能得到很少的一点,感觉完全不够吃。

晚上,苏慧在家长群里跟其他家长交流,发现大家都觉得,每天30块钱的伙食费,和这些食物比较起来,觉得太贵了,根本不划算啊。有的家长说:幼儿园也太抠门了,就给孩子吃这么点,怎么长身体啊?

老师终于说话了:真不是舍不得给孩子们吃,这样分餐是有依据的,而且都是为了孩子们着想。

幼儿园分食物为啥这么“抠门”?

1)根据科学搭配饮食

幼儿园给孩子们准备的食物,看着分量少,其实是在“多样化”上下了功夫,提倡均衡搭配,合理膳食,每一种食物都不多,但是种类多,孩子一天下来,吃的分量是不少的,而且饭菜的烹饪花样比在家里爸妈做的要丰富。

2)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

孩子的胃并不大,少吃多餐才是最健康的,平时大人的饮食习惯,一次性吃很多,其实并不健康。让孩子每顿都能吃饱,而且不剩饭,是最理想的。

有的孩子饭量大,第一次盛的饭菜没吃饱,还可以再跟老师要第二次,老师会酌情给添加分量。但如果孩子性格内向,没吃饱也不敢跟老师要,就比较麻烦了,回家还要跟爸妈再加一次餐,而这一顿距离睡觉时间很近,特别容易积食,导致消化不良,上火生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告诉孩子杜绝浪费

每餐食物恰到好处,可以锻炼孩子们不剩饭,培养杜绝浪费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而且随着孩子从小班升入中班、大班,老师会有意锻炼孩子自己盛饭、取餐,收拾餐具,饭菜太多,孩子容易弄洒,弄脏自己或同学的衣服,都不好处理。

家长怎样帮孩子在幼儿园吃得更好?

1)注意观察饭菜质量

这里说的质量不仅是看,做得好不好,重要的是要看食物的种类是否丰富,水果蔬菜有没有不新鲜的,上午和下午的加餐是否有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因为优质蛋白质是孩子每天必须摄取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如果孩子有吃不饱的情况,要查清原因

孩子如果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家后总要加餐,可以适当少加,但不能过多,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为什么吃不饱。

比如有的孩子是在幼儿园始终没有适应,不敢大胆地跟老师要,或是因为吃饭时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令孩子耿耿于怀:

比如弄洒过饭菜,弄脏过同学的衣服,受过老师的批评等等,要帮孩子打开心结,多和老师做沟通,尽量让孩子每一天都吃得开心,吃得尽兴。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